第38章 深入交流,仔细探讨38(1 / 2)

在青楼生活了近十五年的玉露早已练就了一双慧眼,看过的男人不计其数,基本上只需看上两三眼就能知晓这人的心思。

但她却看不出来这位状元公为何对孔家会这么的抵触,只能默默点头。

“不过衣装这事儿倒也不急,这样,我这几日有空先画几套衣服的图案出来,再去找衣铺坊打个样看看。倒是楼下这场地不行,要大改彻改,推倒重来!”

徐锦凤透过窗台,将视线投向楼下大院。

这场地倒是挺大的,尤其是边上这一圈种植的紫竹,微风一吹,便如婆娑摇曳的妙龄女子在那嗤嗤发笑,当真是一段美景。

只是啊,与他设想的舞台理念有所冲突。

他亦是想过了,紫竹轩这个名字,也得改一改。

倒不是说这个名字不好,实乃太过含蓄了!就像他乍一听还以为是饮茶听曲的优雅之地呢。

玉露也顺着徐锦凤的眸光看向了院子,认真回道:“愿闻其详。”

徐锦凤笑道:“可有纸笔。”

“公子稍等。”

大花魁提起裙摆走出雅间,对守在转角口的小厮招了招手。

“玉露姑娘,可有吩咐?”

年轻的小厮一路小跑过来,在玉露半丈开外停下,微微弯腰以示恭敬。

玉露淡淡说道:“去拿纸笔来。”

“好的。”

小厮即刻转身离去。

少顷。

青衣小厮便将笔墨纸砚送入了雅间,不过他可不敢多呆,甚至不敢正眼看这位状元郎,表现的那是低眉顺眼,很有分寸。

“出自香韵斋的狼毫笔和松竹墨,玉露姑娘也是一个雅士啊。”

徐锦凤微微一笑。

笔墨纸砚的生意在建安帝开科举后,那可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而今最大的店铺乃是一品阁,分店遍及七十二府三百余县镇。

香韵斋的名声其实并不显,甚至大多读书人都没听过。

徐锦凤知晓此店说巧也不巧,正是那个女扮男装、和他一起赴京赶考的木望北对他说的。俩人还结伴去过香韵斋挑选过笔墨。

如果说一品阁是将低、中、高三档的生意都拽在手中的话,那么颇为神秘的香韵斋走的便是小众小资路线,倒也有一群死忠拥趸。

“徐公子竟也知晓香韵斋?”

美艳动人的大花魁眸中绽起一丝波澜,对徐锦凤的好感又是增加了三分。

“是啊,不过差点就被扫地出门了呢。”

徐锦凤自嘲一笑。

香韵斋之所以小众还能拥有死忠粉,就是因为想要买香韵斋的笔墨纸砚可没那么容易。

必须要留下墨宝。可以是诗、词、字、画……

当然,若是太差,那就不好意思,出门右拐直走,去一品阁消费吧,那么对客人不做要求,有银就行。

“状元郎又说笑了。”

玉露掩嘴一笑。

能高中贡试第一,殿试状元,会没才华?还差点没进香韵斋?

她自然是不信的。

徐锦凤随后拿笔蘸了蘸墨就在纸上画起来。

毛笔偏软,画功有限……

花魁看过之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公子,还是奴家来吧。”

徐锦凤挑挑眉:“你还会丹青之术?”

花魁颔首:“略懂一二。”

嘿!

还真是多才多艺了。

看来这花魁也不是那种花瓶嘛。

“来来来,笔给你。我说,你画。”

徐锦凤将笔交给玉露。

大花魁接过笔,两人的手指免不了碰到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