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瑞王相邀?不去!(1 / 2)

也罢…

既然不能提前交卷,那就趁这时间捋一捋文宫,思一思未来之路吧。

心神一沉,看着空荡荡的文宫,少年陷入了深思。

很显然。

他现在的修炼方式就只有一种——不断地诵读圣贤书,凝聚文气,然后在文宫里建造出各种各样和儒道有关的建筑。

不过提到圣贤书……

少年心中有些无奈。

《王曰》、《经义考》等三十六卷儒书都被他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还发现一部经书籍等读到一百遍之后,就很难再为他提供文气了。

也是,逮着一部经书薅羊毛,迟早要薅秃噜皮了呐!

换言之,若找不到新的经书诵读,那他的文道修为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而新的经书……

少年不由得将眸光投向了皇宫。

建安初年,孔颖琳就在雄心勃勃的建安帝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藏书阁,俗称“皇家图书馆”。

他这一生所编纂的一百零八部经书,以及经他之手修补的上古圣贤的一千余正本或拓本都放在了藏书阁里。

对他人而言,这是擦屁股还显粗糙的废纸。但对徐锦凤而言,这绝对是一笔难以想象的财富!

当今天下格局中,佛教鼎盛,普度众生,信徒遍地。道教强势,逆天改命,唯我独尊。

却独独缺了“儒教”。

而想要将儒教发扬光大,只靠他一人单打独斗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只有他诵读圣贤书可以聚文气、凝文宫,而别的人都不行。

这孤家寡人的如何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一个好汉还需要三个帮呢!

少年皱眉凝思。

他必须要在自己修炼的同时,也让其他书生凝文气,聚文宫。

咦。

这是……

正思索着,少年余光赫然发现,他此时并未诵读经书,但文宫中,那尊石像最底下,竟产生了新的文气。虽只有头发丝那么细,但这是新生的文气!

难道这就是文宫的作用?

忽然间,徐锦凤隐隐有所领悟。

或许,他还真能够掀起一场巨大的变革!

让大梁、乃至整个天下势力体系重新洗牌!

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在各府各县建学堂、立文庙!

道门昌盛,佛门昌隆,为何?因为都有道观和寺庙传承,这才让这两教香火旺盛!

儒教也可以有样学样嘛。

那位姓周的鲁某人不是说了嘛,拿来主义绝对好使。

当然,想要建造文庙,凭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必须要朝廷发力才行。

所以,想要让儒教成为真正的三教之一,乃至横压另外两教,他必须要进入官场,而且还要不断往上爬,官当得越大越好,若是能当上礼部尚书,嘿嘿……

连咸鱼都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翻身,这人总也得有个梦想不是吗?

掀起一场变革,让儒教成为三教之首,自己当个大儒,收几个女学生,嗯,桃李满天下!

呵,扯远了…

当然,少年也不是傻子,绝对不会一来就和世家门阀硬刚正面。

其实也不是不能合作。世家子弟们不也可以读书养气做文官嘛。

他此次若是能够踏入官场,那么第一时间肯定是要先暗中观察一番这位女帝的能力。

若女帝空有野心但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魄力和实力,那就洗洗睡吧,他也就安心当个芝麻官,再娶个落魄世家的大小姐,就这样过完余生吧。

纵观青史,历来权臣可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