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雪域圣地·莲师70(1 / 2)

圣地到处是壮丽的景色,一座座仙山铺满白雪。

影子所在之地,便是最高的一座,几乎隐于云端。

他长久的跪在雪地中,可是四下只有烈风凛凛,禅修洞里却没有任何动静。

他身后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只能凭声判断有大河在崖底川流,凝望却只是一片浓雾,水流震出着袅袅的颤音;

仙山周身环绕着烟波浩渺的雾气,山尖覆盖着皑皑白雪,像半卧着的雪狐。

他苦等无果,有些性急,起身想要走入石窟,却被一股力量推出。

往里看去。

只见层叠的石阶中央,有一间佛龛似的平台,白色如玉质般的巨大龛中。

莲师以两脚散开舒缓的姿势,昂然而坐。

莲师周身环绕着金色微光,双眸炯炯,蓄着长发、胡须,示现率性居家而修之相;

昭示在家行持密法者,只要如法精进,皆可得到大成就。

他左右手都掌握着法器,右手结期克印,期克印之效如五钴金刚杵,代表十方诸佛的总集,五方佛的心子;

此般是最具威严的手印,可恫吓邪恶、光明法心。

左臂上倚放着的三叉天杖,串着三颗人头:代表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智,圆证法、报、化三身。

中央燃烧智慧光火,寓意可灭众生三毒烦恼。

随风飘荡的吉祥宝缦上,有一对铃鼓,代表智慧与方便,以及象征法音宣流。

像是雕塑,又像是真身。

莲师的眼神虽摄人心魄,却是为了调伏刚强难伏的妖魔恶鬼而示现的。

虽是微愠的忿怒相,可影子却感受到了他的慈悲,莲师内心为圆满的包容与智慧,处处流露着不舍众生之大爱。

这样的神色让影子无比震颤,他仿佛想起古世以前的白龙神,白龙之眸正是如此。

“为何不许我进入?”虽说记忆在复燃,可影子身上依旧有着魔性的洌气。

他问了三遍,回应他的,只有圣地高空中苍鸟的鸣叫。

试想曾经,他杀遍天下恶魂,没有任何能束缚他的脚步,可如今却来到了圣地净土,却被挡住了脚步。

影子的心中,原本只有爱情和仇恨,他不记得其余,可以算得上纯粹;在他今日来之前,他总是守护在虞初身边,用心凝视昔日的恋人,再在她睡去之后,到处嗜杀。

直至今日。

他来了,满眼的昏花,步履匆匆,却不知来意为何,只知道自己被一种巨大的力量牵引着。

这股力量,让他心中的满月更加明亮,让他忘不了的爱情,汹汹复燃。

却也会使得他放下仇恨嗔怒,这是他放不下的,不想放下。

“恨。”

恨字,支撑着他一半的生命力,手上握着的长剑是赤霄——剑中之帝,一把雪色刻着紫色图腾的长剑,凌厉之色剑可断魂。

这把剑,已然沾满了仇敌之血。

心中升起龙墓城的惨状,恋人、家人、身边的良将益友逐一倒下,原本秀美的山川,被染成了深褐色,血腥而残破。

他怎能放下?

他不知,自己的本元正在地狱中煎熬修渡,更名七弑。

他不知道,七弑已经突破了层层关卡,让佛经贯通至心魔。

人有三魂七魄。

三魂正是禹风寻的本元——七弑,心魔为七魄所化身。

【注】(三魂是指“天魂、地魂(或识魂)、人魂”,古称“胎光、爽灵、幽精”,也有人称之为“主魂(或灵魂)、觉魂、生魂”或“元神、阳神、阴神”等。

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指喜、怒、哀、惧、爱、恶、欲,生存于物质中,一般人身去世,七魄也消失。

除非受到剧烈伤害异变,七魄化作心魔,以执着的爱恨之念,留存于世间。)

在七弑修渡之间,影子的恨念在消解,性情终于有了一些转变。

急切归急切,也是心怀敬佛之意,不敢冲撞了莲师,继续退回雪地中静候。

过了许久之后,禅修洞内传来脚步声。

“前尘往事皆是空相。”熟悉的声音回荡在空中,浑厚正气。

捻动念珠之音,嗒嗒作响,围聚在影子周身的鬼煞玄气,如青烟散去,剑锋上的斑斑血迹,也随之恢复了一派清白。

影子虽想反抗,可杀意不顾他所想,跟着在消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