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命是一场轮回·影子30(1 / 2)

虽说虞初不想涉足恋爱,但是探索各式各样的人,以及稀奇古怪的事,倒是她一直以来的兴趣。

她热爱着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

虞初的爱好有些猎奇,她很少像别的小孩一样看动画片。从念小学,每每放学回家,最有滋味的事,莫过于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电视机里的法案频道。

越是错综复杂的案件,越能吸引她的注意。

能播出来的,往往是一些普罗大众的案子,比如家庭相关。

“童年,家庭不幸,父亲对其母亲甚至自己进行家暴,给张某带来了诸多阴影;长大后,张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妻子实施了家暴,最终妻子阮某某因为无法忍受长期的殴打,将张某毒杀,判处无期徒刑……”

通常,一桩法案如此总结,也就告一段落了。

初中开始,虞初会在日记本上写一些反思:

“张某不断重演着父亲的暴力行为,最后被妻子反杀,那么他到底是怨恨父亲,于是成为父亲,想要找人终结一切。

还是克制不住,被父亲影响,最终认同了父亲?”

她将自己的思考,和身边的朋友分享时,朋友总是几句话打发了:

“有的人就是天生坏,被杀了是好事,他妻子为民除害了。”

家人则会说:“别一天思考这些没用的事情,有时间多做几套卷子,考试成绩也不至于那么差。”

她并不满足于此,睡前钻了牛角尖。

为什么阮某会遇到这样的丈夫?而张某的父亲又是为什么对妻儿进行家暴,促使儿子最终走向犯罪。

当她将困惑,隔着屏幕向依薇倾诉出时。

依薇给了她个建议:“阿初,你可以去看看心理学书籍。”

心理学?虞初记住了这个词。

说来也是有缘法,某次翘课,她无意间走进了翠湖边的图书馆。

万千书籍中,她找到了一本薄薄的心理笔记,手写的英文,吸引了她的目光。漂亮的字迹,好像展现出了一座西方古宅,一只修长白皙的手拿着鹅毛笔,在牛皮纸上写下自己的心迹。

刚上初一的她,英文自然是不好的,急忙翻到后面的页码,打印版且不太规范的翻译,映现眼前:

“人们心中都有情结,解不开的结,凝聚成住在心里的鬼魂。

祖先的情结,是最危险的,哪怕他们已经故去,沉默寡言的坟冢,无法做出任何举动。坟冢里长期储备的怨念,也会形成磁场,侵入后辈的身心,控制他们的思维,形成鬼魂人格。让他们去做一些事,哪怕犯罪,以抒发自己的信念。”

署名是佚名,没有作者的任何信息。

一共只有十几页,最后一页还是空白的,似乎未完成。

鬼魂人格,这是虞初得到的第一个心理学概念。

虞初如获珍宝,冥冥中似乎有什么在牵引她,她的困惑,第一次得到清晰的解答。

薄薄的书本,自然无法填满她对心理、灵魂的好奇,她将视线转向现实。

特殊的人页由此到来,他们像一本本生动鲜活的书,进入了她的生命,譬如王佛言。

王佛言,是她后来建立的《玄学与心理笔记》中的第一个人。

“他是太阳射手座,月亮处女座,AB型血,八字日柱为乙丑,墓库加身,坐下偏财、偏印、七杀,本元应该是七杀,他背后胎记所成的鬼手,更能代表他本人。如果小时候他从病痛中熬过来,也就能做自己了。

奈何年月双柱壬水正印压身,正印和七杀可不是一个派系的。家庭、尤其母亲势必要给他一些别致的帮助,一个佛字,将他的鬼气压制的死死的…

在我和他相处的时候,发生了一些诡异的事,或许可以验证我的观点。”

王佛言是喜欢虞初的,他喜欢她身上的那份活力,不死不休的热烈;以及她沉静时,变成另一个人一般,理智睿性,对人性孜孜不倦的挖掘和观测感。

他被压抑已久的心,似乎能察觉这样的探究欲。

同时也想保护她,或者说把她抓牢。

站在教室门口的王佛言,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我想和她在一起。”

是一起生活的那种吗?他想了想,倒也不是。

“写什么呢?给我看看。”阿光打破了虞初的“结界”,伸手要去抢夺日记本。

“啊呀!别人的隐私,你看什么看。”虞初趴在桌上捂住字迹。

“给我看看嘛,多大点事,我也可以分享给你我的日记!”阿光不知道是脑子突然抽了,还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开始拉扯着虞初。

“你怕是头被门挤了,看吧看吧。”虞初无奈的笑着,把本子递过去。

要说虞初的个性,也是捉摸不透的,有时候暴跳如雷,多半情况下又因为不在意,不会拒绝。

阿光和她的嬉戏打闹,反而给犹豫之际的王佛言,来了个推波助澜。

他的心被刺痛了,他把这针刺般的痛楚,归结于:吃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