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战壕62(1 / 2)

秘鲁共和国最繁华热闹的地带都在海岸线附近,贯穿秘鲁南北的官道也就在海岸线往东的数里之外,这是自三百年前就形成的一条宽广结实的沙土路,虽然以往秘鲁人往返南北大多走速度更快,更方便的海路,但是这条陆路也还算热闹。

可是自从伊卡州被铲平军占领后,伊卡州和利马州联通的这条官道上就几乎再也看不到行人了。

不过就在官道公路的正东一公里左右的沙丘中却隐藏着一条条的沟壑。

这些沟壑都通向东方不远处的一个大沙丘后面。

因为这些沟壑前堆满了沙土,并且已经被晒干,不是靠近到十米左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现壕沟的存在的。

如果站在一公里开外的官道上更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沙丘前存在着壕沟。

壕沟都是南北纵横,偶然有两条东西走向的连接到沙丘的后方,在这个后方的低洼地带是一片简易的凉棚营地,这里堆放着大量火药桶和铁炮,还有看守军火的铲平军将士。

在沙丘前后是几百上千的铲平军战士带着更多的秘鲁民夫和牛马牲畜拖拽搬运着马车,车上是火炮和各种物资。

按照大元帅邓青的要求,这些火炮都要运送到沙丘前的战壕,物资也都要堆放到战壕之内。

在远离火药库的一个半地下的凉棚内,端坐着铲平王世子、奉天正义大元帅邓青,他的身边坐着余春霖,对面则是一团、二团和三团的团长郑一虎、杨二哥、严三喜,身后则是亲兵协的协长郑巡。

这是邓青带领铲平军全军来到上钦查北部荒地安营扎寨的第四天,沙丘附近那些绵延里许的壕沟则全是邓青亲自吩咐指导下,两千多名铲平军将士们带领数千民夫舞动铁铲、木铲辛苦挖掘的劳动成果。

对于挖矿出身的铲平军将士而言,挖掘壕沟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们就熟悉了挖掘战壕的工作,并且带领白人民兵快速挖掘出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战壕网。

挖战壕是邓青苦思冥想后,觉得可以出其不意打赢北方军团的一个大杀器。

在重型火炮诞生前,以近代热武器为主的战争中,战壕的作用功能十分重要。

可以说战壕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线式战阵那种排队枪毙的作战方法,逐渐将战争演变为阵地战和消耗战。

本来战壕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广泛运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前身是步兵坑,后来被完善成为了如同通道的战壕沟。

现在是1864年,即便是当代霸主的英法列强和未来霸主美国也是靠着列队枪毙的线式战术征服世界。

邓青却知道铲平军如何挖掘出战壕严阵以待的等着北方军团进入阵地,必然能出其不意给北方军团一个大“惊喜”。

战壕是领先当代的一个作战手段,更是一个克制线式战术的大杀器。

邓青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他苦思冥想后也只想到了挖战壕这么一个简单上手,作用重大的战术,这还要得益于童年时通过黑白电视和彩电反复看过无数遍的抗战影片的启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