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化工之基195(1 / 2)

站在堆放的瓷缸前,乌黑的眼瞳注视着工人在新搭建的简陋化工厂里忙碌。

这里,是隶属黑军的硫酸和硝酸生产基地。

离开了生产枪支弹药、手雷、炸药包的兵工厂后,陆大古来到了这里。

众所周知,三酸两碱是最重要的通用基础化工原料,几乎全部的化工细分都要用到,其中,三酸是指硫酸、硝酸和盐酸,两碱指氢氧化钠及碳酸钠。

这里面又以归属强酸类的硫酸硝酸为制造爆破器材的主要原料,如硝化甘油、雷汞。

作为无限军官,陆大古注定了要打穿人类从石器时代到原子能时代全副本加可能的魔法、修真DLC。

他所能真正依靠的只有科技,爆炸物是他不能不弄明白的。

又因为离开任务位面后,非勋章包含的工厂机器都带不走,陆大古需要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批量生产方式。

所以这就是他当前追求方便、快捷、能就地取材而得的化工生产技术大成之作之一:

【缸塔法】制硫酸硝酸。

“产出稳定下来了吗?”

他问身旁的厂长。

“稳定了。”

厂长把表格交给他,陆大古边看边询问厂里生产设备与工人们的状况。

所谓缸塔法,顾名思义,乃是以铅室法的基本原理,建塔生产,因其所用的设备主体全部是陶瓷缸搭建的“塔”,大古于是以此命名。

它的生产规模和产量受缸的材料、大小的限制,产出比上场任务末期的工厂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传统”制法所需的工厂设备建材对尚处于起家阶段的陆大古构成困难,且从建厂到生产需要一两年,而采用缸塔法只需要一个月,设备来源范围广,就地取材,不受限制,建设快投产快。

这些优点足以盖过它的小瑕疵。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优点在于设备来源广。

那些临安商户挠破头也不会想到陆大古成批购入陶瓷大缸是为了搞出能把他们上面那些人送上天的东西。

谁会怀疑一个没读过圣贤书、只会舞刀弄棒、作为上等人钱袋子存在的文盲私盐贩子能造出他们闻所未闻的爆炸装置呢?

总而言之,获取材料不难,他从进入本历史线到领兵北上也有大半年,就准备来说,绝对是足够了。

然后,他所组建的设备构成是:

【风箱】-作为鼓风机使用;使硫磺更充分地燃烧,并推动整套般备里的气体流动,它的构造和通常的风箱相同,只是尺寸大些,木质,一端为排气活门,随推拉风箱自动开合,以便将空气正确地压入“气包”,另一端为进气孔。

为增加气密性,加大风挡活门的效果,上面粘了很多鸡毛———坤坤立大功。

【气包】-储存气体,由一个大缸和底座构成;缸安在水泥制成的底座上,为防止漏气,缸与底座间的空隙加水水封。

当空气由入气口充滿缸时,缸内压力不断增高,則缸受气体压力作用而上升,当气体排出,缸内压力降低,缸即下降到底,操作人员由此掌握气包的压力,使之均衡。

【硫磺燃箱】-一个三角形铁箱;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二氧化硫(SO2)出口,上部有加料盖,工人需使硫磺在其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立缸】-一个缸口盖上一个大盆,用泥密封的大陶缸;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立缸即可清除尘土和硫磺杂质,同时,立缸可使空气与二氧化硫混合均匀。

立缸再引出一对导管,利用部分二氧化硫气体的压力使二氧化氮进入脱销塔。

【二氧化氮发生器】-一个铁罐子,以导管与立缸相通,在罐内加入无水硝酸钾和酸性硫酸钾,也可直接使用硝酸,加热后即有NO2气体流出。

这里可以准备两个发生器交替使用,使NO2气体的供应不断。

【脱硝塔】(塔1)-由数个大瓷缸对口连接堆放而成;它可以使二氧化硫和含硝硫酸反应,一部分转化为三氧化硫,生成硫酸其余经脱硝塔进入反应室,由塔3产生的酸再加入脱硝塔浓缩,制成浓度60%左右的硫酸。

为保证气密性,塔外壁用耐酸泥密封,四周用土坯围起,土坯与塔之间应留足10公左右的空隙,建火炉保温,开工前对塔加温,以促进化学反应。

塔内应装满碎瓷填充物,上部的碎瓷片尺寸小,间隙小,下部的碎瓷片尺寸大,间隙大,使上述的SO2分布均匀,下落的脱硝硫酸散布均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