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徐福东渡寻仙药34(1 / 2)

秦始皇中国古代大一统的第一位皇帝,他求长生不老的事情也是人尽皆知。

秦始皇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求得长生不老药,他找人炼丹,成了嬴政一种执念。然而他一生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有人为他找到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却没有给他带回来,原因竟是因为他害怕。

徐福在当时是历大名鼎鼎的人物,山东人,家住在沿海地区,从小他就听人说过海里有可以令人长生不老的仙药。后来他遇到了秦始皇,并把自己知道仙药的事情告诉了秦始皇,皇帝就派他去找仙药。

徐福第一次去找药并没有找到,他就找借口说是有一条大鱼拦住了他的去路,需要再去第二次,但这次去要带上三千童男童女去献给神仙。秦始皇刚好打了胜仗,于是就从那里找来三千童男童女让徐福带走了。可是徐福把这些人带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东渡日本,成了日本的天皇。

徐福东渡日本竟然真的找到了长生不老药。这种药长在日本一个叫祝岛的地方,它其实是一种水果,名叫千岁,听起来很陌生,但其实这种水果就是野生的猕猴桃。在祝岛和附近的岛屿上都流传着这种水果可以延寿千年的传说,可能徐福小时候听到的长生不老的仙药的传说就是这个。

徐福既然找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却不敢拿回去献给皇帝。原来这种猕猴桃在皇帝嬴政的家乡是一种常见的作物,在大山深处,长着很多这样的野生猕猴桃。见多识广的皇帝怎么可能会没有见过这种猕猴桃的,说不定秦始皇还经常吃呢。徐福发现这就是长生不老药时,他肯定也认出了这就是猕猴桃。他都认得出,自然是不敢再拿给皇帝吃了,要是被皇帝发现自己在骗他,那他肯定就小命不保了。当然是逃命要紧,谁还敢回去给皇帝送药。

说是长生不老药,没有人能会信,因为猕猴桃吗,谁没吃过,说吃了它对身体好还有人相信,长生不老那就不可能了。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平定六国、统一天下的伟大壮举,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当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年近不惑的秦始皇却面临着一个新的人生苦恼,那就是死亡。拥有着广阔无垠的大好河山,行使着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怀抱着风情万种的美女佳人,享受着无穷无尽的锦衣玉食,沉浸其中并乐在其中的秦始皇,当然不想失去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永远都不想失去。俗语道“做了皇帝想成仙”,这句话用来描述秦始皇最为恰当不过。这位号称“千古一帝”的皇帝不甘心自己将最终化为一抔黄土,他要长生不老,他要得道成仙。

不久之后,他遇到了一个人,而正是这个人的出现,深深地影响了秦始皇人生的最后十年,此人便是徐福。

徐福,齐郡黄县SD省龙口市人,从业为方士。所谓方士,就是懂得神仙方术、通晓如何长生不老的人。不过,徐福可不是一般的方士,而是方士中的佼佼者。作为鬼谷子的关门弟子,徐福不但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而且精通辟谷(不吃五谷,通过食气,来吸收自然正能量)、气功、修仙、武术等本领,同时还同情百姓,乐于助人,因而在山东沿海一带颇有名望。

这位博学多才的齐地方士与秦始皇的第一次会面是在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这年,为了颂秦之德、扬秦之威、震慑民心、安顺民意,也为了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决定巡游山东,是为第一次东巡。在此期间,秦始皇主要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祭拜齐地八神,希冀借东方之神来安抚民心,以保国运太平。其二是召见徐福,以帮他寻求灵丹妙药。在祭拜完天、地、兵三神之后,秦始皇一行径直奔赴黄县,并立即召见了徐福。不过,故作深沉的秦始皇对求取丹药之事却只字未提,而是令徐福陪同自己辗转胶东各地,祭祀各方神灵,直至此次东巡的最后一站琅琊。

秦始皇登上琅琊台,极目远眺,但见碧蓝的大海浩瀚广阔,无边无垠。在海天相连之际,许多海岛隐约可见,若隐若现,出没于缭绕云雾之中,景色宛如仙境。就在此时,徐福等人适时地呈递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作为一介臣民、一名方士,自当有义务为皇帝效劳,去神山求取丹药。沉醉于琅琊仙境的秦始皇,对徐福的话深信不疑,立即下令调拨金钱财宝,资助徐福一行从琅琊港出发入海寻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