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弹劾霍去病309(2 / 2)

他点了点霍去病的脑袋,道:“你啊你!”

“要不是你表弟替你求情,你看朕怎么收拾你!”

“已经是大司马了,还这么沉不住气,以后怎么帮着你表弟治理大汉?”

“朕以后就指望你们两个呢。”

“回宫之后,不要乱说话,就按照你表弟的话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知道了吗?”

霍去病哦了一声,道:“知道了。”

“谢谢姨夫。”

霍去病狠狠剜他一眼,哼道:“谢朕干什么,谢你表弟吧。”

霍去病冲卫宁微微笑了笑。

……

翌日一早,汉武帝和卫宁离开甘泉宫,本打算直接要回未央宫的,不过汉武帝转道去了城南书院。

卫宁出资给戴德建设的书院现在越来越大,不仅仅有孩提前来入学,还有许多成年人也自费进来入学学习知识。

书院经过大半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利益链。

汉武帝此前对卫宁说过,不能指望这些儒家学者们各个都有大智慧大格局,还是要以利诱之。

不是每个人都是戴德这样伟大。

眼见书院有利可取,现在长安以及京畿附近全部都是民间书院。

随着书院发展的越来越快,卫宁觉得已经达到科考取仕的时机了。

国家取才不能再以传统的察举制度为主,现在或许还看不出来察举制的弊端,毕竟推举上来的人都是一些实打实的博学之人。

但已经开始有人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了。

若是有朝一日等一些大家族大势力彻底登上台面,那么国家的官职顷刻就会被他们垄断。

东晋十六国之后,隋朝建国第一时间要对付的就是门阀,当时的门阀已经完完全全可以控制官场,天子都拿他们没办法,究其原因还是官场上都是他们的人,可以左右天子的政见。

汉武帝听着卫宁的分析,蹙眉想了想,道:“以你之见,该怎么改察举制?”

卫宁沉思片刻,道:“以考取仕,国家确定考试取才,人人都可以参与科考,人人都可以为官,考试出类拔萃者入朝为官,如此可保证相对公平。”

汉武帝边走,边认真思考,又问卫宁道:“考什么?”

卫宁道:“咱大汉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就考什么。”

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忠君爱国,汉武帝可以选拔进来一群猪头,但不能选拔进来一群心怀异心的人。

什么都没有皇权稳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汉武帝力排众议,独尊儒术,因为儒家的思想忠君爱国,是汉武帝乃至皇权需要的。

尽管儒家会有许多弊端,尽管国家再也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争艳的场景,可那又怎样?那不是一个政治家该考虑的事。

天子永远都在为自己核心利益去考虑,站在这个时代去考虑,没有什么学术思想比儒家更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父子二人一路探讨着回到未央宫,改革人才选拔制度不能拍脑门决定,需要百官群策群力,一项国策的下发,需要很多程序很多人去完善确定其中的可能性。

只是汉武帝和卫宁才回到未央宫,一则弹劾的奏疏便出现在汉武帝的的案牍前。

汉武帝看后,面色微微变了变。

卫宁好奇的问道:“怎么了?”

汉武帝深深看了一眼卫宁,道:“去病……被弹劾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