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蜂族大混战(1 / 1)

在阿波罗群岛的各族中,蜂族的政治生态显得尤为特殊。他们中的几个多数民族(如蜜蜂、胡蜂、熊蜂)虽为社会性昆虫,但普遍以自身的小共同体(本巢)为绝对中心,缺乏对同族的认同,很难建立起像蚂蚁一样的集权国家,甚至连联盟和宗藩关系的产生都非常不易。再加上蜂族内部本身种族分类就极为复杂,异巢的蜂群彼此之间长期处在混战状态,大打三六九,小打天天有,战火的硝烟时刻在蔓延,从未停歇过。

在这一背景下,蜂族百姓常年为有限的资源拼杀,异巢族群彼此之间更充满了戒备。她们有句谚语:非同巢,不可靠,今天朋友明天敌,今日作臣明日君,唯有家可忠,联盟皆为空。像星微成功建立紫草之云邦这样的跨血缘甚至一定程度上跨种族的松散同盟在蜂族几乎属于奇迹性事件。星微死后该城邦也迅速进入了解体和内战。由于家族冲突的普遍性和资源的缺乏,此后没有一个类似联盟能够持续长达三个月以上的。别说是蜂族统一或者形成几个大国的梦想,就是小国寡民的相对稳定格局,对于渴望和平的少部分百姓(你没看错,大部分蜂族百姓武德及其充沛,并没有什么和平概念,只想着杀死异族)。

但在经过长期的混战后,事情反倒出现了转机。原因不是工蜂底层群众的思想觉悟了或者顶层女王们大发慈悲,而是因为战争绝户的巢穴太多了。各大蜂族彼此的屠杀使得劳动力极度短缺,百姓疲惫不已,惶惶不可终日,很多工蜂刚刚羽化两三天就战死了,连女王和雄蜂们都朝不保夕。而没有绝户的蜂族又纷纷选择背井离乡,将自己的巢穴建在岛上的各处,但这些流亡者总是遵循一个方针:离该死的战场越远越好。这造成了严重的聚居地蜂口真空,其他动物趁虚而入,变得无比活跃,其中不乏蜂族的天敌和竞争者,给蜂群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经历了血的教训之后,蜂族意识到这样下去聚集地只会被别的种族捡漏和侵蚀,这对任何一个蜂巢都是极为不利的(他们还没魔怔到认为别的种族会比其他蜂更善良)。各巢的蜂族首领们才按下触角,开始走向联盟化和统一化,形成了两大同盟。

在介绍两大同盟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蜂族的混战究竟是如何发展的。虽然战争惨烈程度已经无法量化,具体战役的次数、死亡数据、甚至地点都无法统计或记录。但战争总体形势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晰的,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流冲突主要表现为非寄生性蜂族对寄生性蜂的打压与进攻。由于蜜蜂、黄蜂等社会性蜂族对寄生传统普遍存在歧视,认为这违背了正常蜂族的伦理观。于是她们向多族呼吁对寄生蜂进行驱逐和捕杀。这一主张得到了深受寄生虫所害的树蜂等部落响应。而出于占据更多生存空间的目的,其他和寄生蜂没有多大冲突的部落也加入了这场系统性排斥战争,组成了反寄生联盟,向寄生蜂各大部落宣战,发起进攻。

反寄生联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展开了行动,主要包括袭击寄生蜂的成虫和打断寄生蜂的产卵过程两种,意图以此将寄生蜂彻底灭族。这自然招致了寄生蜂们的强烈抗议和激烈反抗,广黑点瘤姬蜂黑斑金成为了寄生蜂反抗运动的领袖,他所率领的部队三次正面击退敌方的围剿,两次偷袭敌军后方并造成巨大的混乱,一度使得反寄生联盟濒于崩溃。在这一战争的危机局势中,一些寄生蜂为了更好的繁衍,甚至获得了凭空寄生的能力(直接将卵产入复眼凝视30秒的目标体内),这对反寄生联盟无疑是雪上加霜,敌人虽然没有显著减少,还存在越来越多的可能。形式的这一变化使得联盟成员开始转变思路,开始从寄主下手,直接“未雨绸缪”捕杀领地内存在被寄生隐患的昆虫。这一举措虽然扩大了反寄生联军要清除的敌人,加大了联军成员的工作量和损失,但确实给寄生蜂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他们蜂口锐减,兵力逐步变得缺乏。在严酷的环境下,本来就不团结的寄生蜂们逐步丧失了抵抗的意识,开始跑路,多数寄生蜂部落开始退向南部易守难攻的边缘地区。黑斑金和少数寄生蜂勇者不甘于失败,打算殊死一搏,但他们的进攻计划被潜伏在巢穴内的伪蝎所窃听(该族是意大利蜜蜂的盟友)。队伍在前进过程中落入圈套,黑斑金在几只胡蜂的围攻下牺牲。

反寄生同盟在寄生蜂退却之后逐步解散,但这并没有给饱受战争吃苦的蜂族百姓带来喘息之机。如何填补寄生蜂离开的真空利益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或多或强的蜂族们普遍不愿意让弱小蜂族分一杯羹。第二次大冲突接踵而来,蜜蜂、黄蜂、熊蜂、泥蜂等强大族群开始对瘿蜂,叶蜂,锯蜂等小族以莫须有的“冒犯”为由发动征讨。后者反抗不敌,或者同寄生蜂一样逃向边远地区,或者选择有条件或无条件的投降。第二阶段持续并不久,但大蜂族却借此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完成了对利益的进一步瓜分,变得兴盛起来。而他们之间的战争也即将提上日程。

大混战的第三阶段以两大阵营的对抗为主体,逐步受到他族排斥的泥蜂,树蜂,切叶蜂和准蜂同不甘被驱逐,如闪电般归来的寄生蜂青蜂结成了同盟。为了对抗这一同盟,向来水火不容的蜜蜂和胡蜂等部落也联合在了一起。他们之间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这一阶段持续最久,缺乏代表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死者极多,最后蜜蜂与胡蜂的联军取得了胜利。前者受到驱逐但拒绝臣服,割据了相当一大块土地。

外患解除,内斗再次开始。第四阶段主要是蜜蜂一派和胡蜂一派的相互屠杀,而其他蜂族浑水摸鱼。这期间两派涌现出一系列英雄人物,运筹帷幄的谋士,善于统战的使者,英勇善战的武将,经与指挥的帅才应有尽有。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普遍不命长,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却急速飞逝,甚至未来蜂族形成整体并开始编撰历史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叙述他们的生平。他们留下的只是在在战争中幸存的老部落中代代相传的魔改传说。所以在此不浪费时间,将他们全部忽略。这场大战的结果是双方两败俱伤,划清边界后各自修养。

第五阶段是长期的低烈度战争,几乎所有的大型联盟或部落中都爆发了内战,要知道不论是哪一种蜂族都分为多个品种,这些种族之间过去存在深刻的矛盾,只是在外部压力强大时未曾暴露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意蜂和中蜂的战争,前者常常会刺杀后者的蜂王,而被异能化增强了辨识度的后者也开始对前者进行报复。这一系列的冲突酿成了大量的灭门惨案,蜂族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并宣扬反战理念。最开始这一理念普遍不被接受,但严酷的现实逼使各大蜂族做出了停战的选择。

停战后,金环胡蜂第一首领暴戾主持了一场和平会议,所有蜂族部落都派出代表参加。这场史无前例的大会一共持续了6天,经过无数激烈言语交锋,各部落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领地范围,制定了部落公法对参会蜂族进行约束,化解了很多战争隐患,并最终建立了两大联盟:北方形成了以强社会性大蜂群为主导实行寡头制,由蜂王联合元老会领导的蜂族诸王联盟,金环胡蜂暴戾担任第一任盟主,盟主一个月更换一次,不能连任。南方形成了由各大旁支蜂族组成的野蜂独立阵线,实行直接民主制,由普选产生联盟秘书长,两个月选举一次,最多连任三届,第一任秘书长是青蜂碧针。在他们的领导下,两大联盟内部民众的社会生活趋于稳定,经济长足发展,文明程度也不断提高。蜂族部落的合作愈发紧密化,“巢本位”思维也有所松动。

当然两大联盟仍然存在着很深的矛盾,也因此形成了对峙局面,分庭抗礼。但由于两大联盟内部百废待兴,领导者也普遍把眼光放在建设上,他们建立的统一政权使久经战火的蜂族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光,它虽不长久,但是弥足珍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