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人类的初步开发与动物新语言的诞生(1 / 1)

金星岛南部有一片极富生机的白桦林。按照正常的气候带分布规律,群岛纬度位置靠近赤道,属于热带地区,喜凉的白桦不会自然生长于此。然而在阿波罗气息的特殊影响下,岛上的气候极其温凉,不时会有少量降水。考虑到基地的宜居性,克莱登.韦伯先生的第一座科考站——五间平平无奇的小木屋(一间仓库,一间实验室,一间卧室,一间书房和一间厨房)就建于白桦林的边缘地带。此处离人类移民的营帐和工地差不多有20公里远,可以使他几乎不受任何打扰地进行研究。

经过韦伯近一个月的观察,他已经对动物发生的变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在岛上所看到的大中型动物和高等动物开始展现出明显的智慧,甚至发现过一条来到岛上的流浪狗能够学习附近营帐的人类,口吐几句基本的英文。他甚至能理解其中的部分词汇,这给了韦伯极大的惊喜。但他并没有发现这些动物有外界研究者所言的异能化倾向,研究陷入了困局。这几天他一直皱着眉头苦恼的思索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异能化样品。

阿波罗元年8月18日,他的研究出现了突破。他观察到了十几只肥硕的老鼠与一群红火蚁(据他目测已经超过了一般火蚁聚落的30倍)发生的冲突。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一个地穴,原本这个地穴是老鼠的聚落,但火蚁也挖通了隧道到达此处。这些老鼠很聪明,并没有硬碰硬,而是先撤出了地穴,推来了一个人类弃置的积有大量雨水的水桶。

韦伯先是感叹老鼠对于工具的用途和理解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但他明白,这些水即使能暂时驱逐火蚁,也会使地穴不再宜居,况且水量还远远不够。没想到,领头的老鼠非但没有把水倒入地穴,反倒是开启了一段令人费解的吱吱吟唱,随着吟唱声变得愈加有节奏感,水开始变了颜色,散发出金色的光辉。克莱登.韦伯震惊地合不上嘴,不过随后他就一阵狂喜,他意识到自己终于见识到动物异能化现象了。

随着这些金黄的水被倒入了地穴之中,火蚁纷纷来到了地表,一大半都沾染了金色液体,那些沾染金色液体的火蚁如同僵尸一般向过去的同胞发动袭击,火蚁一族方寸大乱,节节败退。老鼠们趁机对火蚁发起踩踏式反击。韦伯躲藏在一棵树后,目不转睛的观察这场争斗,并取出随身携带的相机记录下这令人难忘的一幕。

在“内鬼”的干扰下,火蚁一族很快溃不成军,就在韦伯认为老鼠们即将胜利之时,事情又发生了反转。近万只火蚁自发抛下其他同伴聚成了一个巨型球状物体。该蚁球形成的那一刻,几团火焰从中央窜出,点燃了整个蚁球。蚁球燃起的火焰仿佛活着一般,飞向空中,分散成数个火星,向一群老鼠以及被沾染金色液体的傀儡火蚁飞去,傀儡火蚁们没有躲闪,很快被燃烧殆尽。十几只老鼠一下乱了阵脚,飞奔着试图逃跑,但除了两三只未沾染火焰者外,余者皆被火焰焚尽,只余一地黑灰。火蚁一族通过惨烈的代价夺取了胜利,而这些火焰在失去载体之后没有继续燃烧到地面上,而是直接熄灭了。

鼠蚁之斗突如其来的反转,引发了韦伯的思考:在大中型动物身上少有的异能化现象却在小型动物身上观察到了;老鼠比蚂蚁更高级,异能者的数量却远远少于蚂蚁。虽说孤证不立,但他基于此产生了两个猜测:体型小的动物比体型大的动物更容易产生异能化现象;低级动物比高级动物更容易产生异能化现象。这两条猜测也为他后续的实验所证实,被确立为动物异能化研究中的两条基本规律。

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性昆虫,蚂蚁不仅是动物异能化的典型样本,还是动物新语言的构建者。就在“开岛人”忙于证实自己的结论之时,最早的跨动物种族语言诞生于特洛伊岛东部的放牧蚁部落中。在阿波罗气息的影响下,几乎全群岛的蚂蚁视力都大幅度提高,这为放牧蚁照料蚜虫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两者语言的不同,使蚂蚁无法更明确获悉蚜虫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放牧蚁的一部分有心灵能力的异能者研究了三天三夜,最终找出了一种通过阿波罗气息与蚜虫进行交流的语言,所有的放牧蚁和蚜虫都可以以秒速学习运用。

但很快他们发现这种语言不止于此。在一个凉爽多风的午后,几只七星瓢虫爬上了蚜虫们栖息的叶片并开始大快朵颐。这群蚜虫中的异能者极少而且都偏弱,无力阻挡瓢虫的进攻,于是先是释放出警报信息素,然后用新学习的语言向蚂蚁发起了呼救。蚜虫们的呼救很快引来了放牧蚁的军队,双方展开了一阵混战。放牧蚁们用新语言愤怒的骂着瓢虫。可令他们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被驱赶的瓢虫也懂得这种语言并开始回骂,而且他们竟然能听懂。此后,他们在岛上遇到的几乎每种动物都能使用这种语言,这使得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研究者和岛上的动物才知道,这种语言与沾染了阿波罗气息的非人类动物们产生了共鸣,使他们出生七天之后就能够学会这种语言。后来这种通用语言被正式命名为牧蚜语。

随着牧蚜语的诞生,非洲某处稀树草原上象群因沾染阿波罗气息智慧程度更上一级,形成了早期文明。当然基于体型优势,他们并不需要为自己建立城市和某些工具之类的多余之物,但他们逐渐开始使用一些粗略的划痕来记述自己所记忆的草原上的各类经验和历史,这也成了大象们的早期文字。这些早期文字的书写一般通过鼻子卷起较锐利的石块进行,被刻在一些倒下的树木、土丘和巨石上。这些文字是大象为了避免富有经验的老象大规模死亡,导致旧经验的流失而进行的记录,以此来教育年轻象。他们也开始利用牧蚜语和附近的一些草原动物进行交流和合作,以此抵挡肉食兽和盗猎者的侵袭,周边不少的草原部落已经承认了大象的宗主权。由于大象体型巨大且属于较高等的动物,这个象群只有一只大象产生了异能,那就是该象群的的头领——三十一岁的翠微,也是未来在岛外灵智化动物中的重要精神领袖。她的异能与操纵自然力量有关,不过得到几年以后才会得到完善开发,暂且按下不表。

作为牧蚜语的开发者,仅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放牧蚁们就创造了岛内最早的文字—安特文。这是一种象形文字,通过刻画短小的图形来记述事物,一般通过触碰解读。但为了方便理解,他们还在这些图形上留下了气味以供解读。这种文字很快向其他蚂蚁种族中传播,并为其所沿用。虽然不同蚂蚁部落在传播过程中的误差,也产生了不同的安特文字形态,但这些基本趋同的文字在牧蚜语的辅助之下,促进了蚂蚁各族群之间的交流。差不多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多个黑蚁种族成立了黑蚁联盟,数量众多的小黄家蚁一族成为了联盟的盟主。该联盟旨在对抗敌对蚁族和其他可能会给蚁族造成危害的生物。但有趣的是放牧蚁族并未加入这一同盟,他们认为这限制了本族的自由。这个同盟目前是松散且薄弱的,内部矛盾巨大。红蚂蚁各部族目前是其最大的敌人,他们因为战力强大而长期占据优势。除了蓄奴蚁这种离开奴隶就活不下去的部落以外,其他的红蚂蚁很多也产生了蓄奴习性,把弱小的黑蚁变做他们的奴隶,而黑蚁部落普遍难以组织有效的反抗。这一现状直到后来一位优秀领导人的出现才得以改观。

自9月3日起,第二批人类移民到来。这批移民来源地更广,身份更为复杂多样,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于开发岛屿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的到来大大促进了当地人类城市的兴建。10月4日,金星岛的第一座也是最后一座城镇竣工。因为金星岛淡水资源长久来看只够维持一个城镇的用量以及上岛环保人士的要求,金星岛没有被进一步开发。因此人类移民主要把目光投在了特洛伊岛西北部原本就规划好的城市建设区,几周后,该地的各个村庄也已竣工,人员纷纷入驻并进行开发。另有少数人到达了碧泽岛并在当地兴建药草采集站,捕鱼平台和猎场,以此谋求经济利益,对碧泽岛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至于其他地区,由于大多不是生物繁多,植被茂密,就是自然环境恶劣,不宜人居,人们暂且没有太多的想法。

阿波罗元年9月7日,逢巴西的国庆日之时,一只暹罗猫幼崽诞生于巴西利亚的一家宠物店内,并被一个叫安第斯的拉丁裔男人买下。4日后,一只狸花猫幼崽诞生于中国广东的某城市内。

他们目前虽然灵智未开,但很快他们将来到阿波罗群岛,成为一对伴侣。他们及他们的子嗣也将给阿波罗群岛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三批人类移民的船也逐渐开始启航了,阿波罗群岛又将掀起一阵风起云涌,阿波罗各族动物群雄的故事也即将上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