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搞事情210(2 / 2)

没有我们藩国,幕府能名义上统治全国吗?

若是没有藩国分封,大名自立,这还是武家天下吗?

怎么着,你们德川氏现在想要将我们的领地收回,就不怕“战国”再起吗?

当年,延保之役(即齐日战争),德川幕府为了筹措高达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竟然强行将大部分赔款都均摊给各地大名,按照各自所领的石高多寡,每个藩国都要承担了一部分赔款。

像加贺藩、仙台藩、萨摩藩、长州藩等几个强藩,就“分”到了七十万两到四十万两的赔款份额,那些石高仅数千石的小藩也多多少少被摊了几千两白银,即使是分期三十年偿还,但也搞得诸藩怨忿不已。

当年,萨摩藩擅自招惹齐国,结果被人家揍了个鼻青脸肿,不仅连吞到肚子里的琉球给丢了,还被人给堵到家门口,万余藩军被打崩,最终屈辱战败投降。

你们德川氏倒好,不吸取此番教训,主动避让齐国,反而将人家的商船给扣了,船员也给杀了,以至于遭到齐国纠集一帮小弟上门围殴。

果不其然,战端一起,幕府大军一败再败,丧师数万,大坂、奈良、京都先后沦陷,最后被齐国逼到江户城下。要不是对方不想让日本彻底陷入大乱,说不定就一鼓作气攻下江户城,掀翻了你们德川的统治。

可你们德川氏在战败后,却将一切后果转嫁到国内诸藩的头上,替你一起扛事。

太不讲究了!

更让地方大名嫉恨的是,四十多年前,为了扭转国内金银不足的困境——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拯救濒临破产的幕府财政,德川幕府开启了一场货币改铸的金融变革。

也就是将市场上流通的金银货币掺入更多的贱金属,降低货币质量。

嗯,这在后世被称为量化宽松,也就是所谓的货币大放水。

据统计,在十余年的货币改铸过程中,幕府的改铸总额超过三千五百万两金,使得整个社会流通货币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

通过这一策略,德川幕府将改铸后的差额全部收入囊中。粗略估算,幕府仅通过改铸获得的收益在十年间里高达三百八十万两。

在此期间,德川幕府控制下的藩地年贡并未有任何增加,甚至在灾荒年景还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但其却依赖货币改铸的利润硬是撑起了整个幕府财政的约百分之四十。

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川幕府也经常沿用这一手段,以弥补饥荒时年贡大幅减少的缺口,并陆续建立了一支规模越来越大的全火器化的新军。

幕府仗着“国家大义”的名分,可以使用这般不要脸的敛财手段,可诸多弱势的藩国大名又能靠什么来缓解日趋窘迫的财政呢?

为了维持藩政,各地藩国除了极限压榨藩内民众外,那只能不断地向高利贷商人借钱,寅吃卯粮,利钱越滚越多,财政也是愈发艰难。

除此之外,幕府还无耻地卸下了整修国内河流堤防的重担,频繁向大名收取“赞助费”,向农人征收“国家公务费”,还以开发荒地和儿童抚养补助的名目借贷以补充公款,获取年贡之外的巨额收入。

这一系列措施,被诸多大名称为“露骨的财政填补政策”。

这般情形下,作为天下之主的德川幕府不想着积极援助陷入困境中的藩国,反而要琢磨着搞什么“大政革新”,集权收地,实现国内真正的统一。

你们德川氏是在卸磨杀驴呀!

那还有什么说的,不赶紧偷偷发展武力以求自保,难道还等着幕府派人过来,强行剥夺领地,成为一个普通的武家,甚至沦落为孤苦无依的野武士,只能跑到海外替人操刀卖命?

“樊总督,据横关城里的商人透露的消息显示,对面的长州藩已经组建了一支规模超过一千五百人的新式军队。该部队装备的武器也皆为历年来从横关这边走私过去的,甚至不乏威力巨大的75毫米口径陆战炮。”聊了一会有关扶桑城的治安管理问题后,李延良沉吟片刻,便将话题转到了武器走私上面。

“哦,李校尉准备要整饬边境治安,打击此类走私行为吗?”樊昌臣眉间一跳,随即不露声色地问道。

话说,这走私行为基本上殖民政府上上下下都参与了,可不能因为这位勇于任事的警备副司令脑子一热,以禁绝武器走私的名义全都给搅和黄了。

这可要招人忌恨的!

“我们横关警备司令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护卫地方安全,维系帝国海外利益。”李延良笑着说道:“打击走私,那应该是地方海关和警察部门的活计。我只是对长州藩发展武备,感到几分好奇而已。”

“李校尉多虑了。”樊昌臣不由松了一口气,笑了笑,“就凭长州藩的实力,是不敢向我齐国挑衅的。区区一千余新军,不足为虑,怕是李校尉仅率领第一营陆军儿郎便能将其轻松破之。”

“是呀,不过一千多新军而已,而且训练不足,素质也是良莠不齐,将其击败定然不难。”李延良说道:“若是幕府发布检地令,要剥夺长州藩的领地,多半也不敢强自硬抗,不免让人深以同情呀!”

“嗯?……”樊昌臣闻言,有些不解地看着李延良,“李校尉此言何意?”

“樊总督,日本拥民两千余万,而且国民性格坚韧耐劳,还有千年的武家传统,稍稍整合一番,便有大国之基,强国之蕴。若是任由幕府集权,消除各地藩国割据,不论是对北明而言,还是对我齐国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李校尉的意思是……”樊昌臣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尼玛的,这军头好像要搞事!

“我们或许可以帮帮长州藩。”李延良意味深长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