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请愿193(2 / 2)

“厂子还是没开工。”陈根民苦着脸,摇摇头说道:“你身子不方便,先到屋里歇着吧。……我来做晚饭吧。”

说着,走到妻子身前,先探头瞧了瞧她背后的孩子,随即从裤兜里掏出一角纸币,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今日去码头做了半天工,得了一些现钱,怎么着又能多捱两天了。”

“……家里没碳了。”于冬妹神色一黯,低声说道:“方才,我到隔壁张大哥家借了几块。”

“哦……”陈根民怔了一下,然后拍了拍妻子的胳膊,“我晓得了。明日我去碳火店买些回来。”

“要不,我明日跟张嫂她们一起到城外去捡拾些柴草,多少能省些碳火。”

“你抱着孩子,又挺着大肚子,怎生去郊外捡拾柴草?”陈根民摇头说道:“莫要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咱们不是在银行里还存了三五十块钱嘛,怎么着也能挺大半年。”

“那大半年之后呢?”于冬妹低声问道。

“大半年之后……”陈根民心中一阵烦闷,“狗日的,工厂主不至于大半年都不开工吧!放心好了,在咱们齐国,饿不死人的!”

“我们大人怎生都好说,但我担心孩子。”于冬妹微微叹了一口气,扶着椅子慢慢坐了下来,右手抚摸着隆起的小腹,“这大丫还没断奶,这老二要不了几个月,也要出来了。我……,我怕苦着他们了……”

“有啥怕的,一切都会好的。”陈根民有些不耐,粗声粗气地说道:“我家兄弟姐妹五个,还不照样都被爹娘养得好好的,也没见吃多少苦头?放心好了,咱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孩子们自然也是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享福!”

“……”于冬妹看着满脸自信的丈夫,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作为第二代秦国移民,于冬妹可能是自小便受父母影响,对自己身边的环境一直都有种不安全感,唯恐会陷入父母所说的那般衣食无着、困顿不堪的生活。

浔阳县是四十多年前才成立的县份,距今为止,人口规模已达四万余人,此前不过是一个纯粹的农牧业县,经济发展一般,全县百姓属于吃喝不愁,但兜里绝对没多少钱的普通县份。

不过,在五年前,有人在浔阳县城西南十余公里外的山谷发现了一片储量丰富的金矿,顿时引爆了当地的经济和人口。

周边府县的民众闻讯后蜂拥而来,准备趁着政府尚未将金矿圈占的空挡,来到浔阳县大肆采挖黄金,以图一夜暴富。

陈根民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大兴城随着他的三哥一起来到浔阳县,加入汹涌的淘金热潮。

也正是在淘金时期,不期然遇到了于冬妹一家也来到此地淘金。一来二回,两人熟悉后,暗生情愫,然后结为连理。

未久,政府将金矿区封存,禁止普通人随意采挖黄金,从而人为地中止了该地的淘金热潮。

好在,随着这场喧嚣的淘金热,浔阳县也引来了诸多产业的投资,相继建立了呢绒、棉纺、皮革、建材、食品加工、制糖、陶瓷、矿产、金属加工等数十家工矿企业,再加上各种兴起的服务业,将不少淘金者吸引至当地定居和工作。

而于冬妹和陈根民也留在了这里,租住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并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

平日里,陈根民在县城里的“利生行”呢绒厂做工,于冬妹在家待孩子、料理家务,生活过得也是美美满满。

两人还计划着,打拼几年,积攒一些银钱,在县城里买一栋属于自己的屋宅,再生几个儿女,和和美美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一切都是那么的有盼头。

谁能想到,好生的活计,说断就断了,想到以后的幸福生活,还有需要生养的两个孩子,陈根民第一次有了种深重的危机感。

当年,在大兴的屋宅遭到一场意外的火灾,整个家庭的财产化为灰烬,他都没有这般恐慌。

如今,他才突然感受到一个当家人的种种难处。

原来,养一个家,是那么的不容易!

“三根,别在这忙活了。”陈根民正在自怨自艾地弄着晚饭,距离他家不远的侯泽光跑到屋里来,大声地嚷嚷道:“张大哥那边院子里正在摆酒,让我过来喊你过去聚聚。……哟,三根媳妇,你也不要坐着了,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喝酒?”陈根民愣了一下,“张大哥家里有喜事?”

该不会喊我们过去随一份礼把?

“没啥喜事的。”侯泽光摇摇头说道;“说是大家伙坐一起商量下,如何应对目前没有生计的事。”

“咋的,张大哥有门路可以找到新的活计?”陈根民眼睛一亮。

“张大哥跟咱们一样都是穷苦工人,哪有什么门路!”侯泽光说道:“那边院子里来了一个工厂里的主事,说要召集大伙议一议,讨论如何让停工歇业的厂子恢复生产。”

“工厂恢复生产,咋还跟咱们商量呢?”陈根民有些不解,“这工厂开不开工,还不是东家一句话的事。咱们做工的,也只有老实进厂生产就是,商量个什么劲?”

“三根,你怕是不懂。”侯泽光说道:“那位工厂主事说,工厂停工歇业并非东家们想要这般,而是政府胁迫太甚,派了许多税吏前来稽查税收,搞得工厂和矿山的东家们根本无心开工生产。所以,他们为了应对税务稽查,不得不关闭工厂,让咱们没了生计,断了进项。说一千道一万,这事搞得,还不都是税务衙门肆意妄为,胡乱干涉工厂的正常生产嘛!”

“啊?”陈根民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瞎扯淡嘛!政府查税,工矿东主们若是短了税款,只管补缴就是,哪需要关停工厂,闭门歇业的?伱们莫要听那个工厂主事胡乱攀咬政府的不是!”

老子好歹也是在大兴这种大城市生活过的人,可不是啥都不懂的乡下汉,任由这些人蛊惑造谣。

要知道,当年他们那个大院里,可是有一名资深的学堂老师,平日里可没少给他们宣讲一些时事政治,懂得许多明理事务。

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都能琢磨出这个事情的原委,这他娘的分明就是地方工矿企业主们想以停工歇业的方式,造成大范围的民生问题,以此逼迫上头政府让步,撤了税务稽查人员,或者让税吏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过去,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过。

“那个工厂主事想让你们做什么?”

陈根民不想掺和这种事情,跟这那般黑心工厂主去和政府作对,那是绝对没好果子吃的。但他忍不住,顺口问了一句接下来那边商议过后会如何去做。

“我们准备将所有没了生计的工人聚集起来,到县府那边请愿,要求所有工矿企业早日开工生产。”

“那为啥不到那些工矿业主那边去请愿?”

“是政府查税太严,使得那些工矿业主们被迫停工歇业的。”侯泽光想当然地说道;“所以,咱们工人都联合起来,一起向县里的官人们请愿,让他们停了这个捞什子的税务稽查。”

聚众示威请愿?

这莫不是要搞出大事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