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法国人的要求143(2 / 2)

按理说,法国占据着欧洲最为精华的土地,耕地面积广阔,农业条件极为优越,应该不虞粮食紧缺的问题。

可是,根据齐国驻法国公使馆提供的经济调查数据,潘广峰发现仅在巴黎,最近十年小麦的价格就上涨了三倍之多,至于其他谷物、粮油、肉蛋禽之类的食品价格也是数倍的攀升,让无数的法国民众陷入饥饿之中。

另外,法国市场上的日常用品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服装、日用、农具、皮具、五金等商品价格也是翻番,商业萎缩,经济萧条。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法国工业本来就比较薄弱,密西西比泡沫破碎后,又被金融的镰刀收割了一遍,哪还有什么像样的生产。这供给量大幅减少,需求却减得不够少,价格疯涨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或许,这也是在战争结束到现在为止,法国与齐国陆续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协议,逐步放开了大多数日用品及粮食的进口配额,让廉价的齐国工业品涌入法国,降低他们高企的物价的根本原因。

多事之秋,人民生活本就艰难,何必再让他们花费大量宝贵的现金来购买生活必需品呢?至于国内因此而破产的手工艺者和众多小作坊,那也没办法了,任何时代都有被牺牲的群体。值此困难时刻,总有人注定要被牺牲掉了,更何况他们也不一定就没生意了,毕竟齐国的工业品无法覆盖法兰西全境,凑合着过吧。实在不行,就去工厂里做工好了,国王同样下令从齐国进口部分生产设备,新建一些工厂,对工人的需要还是不小的。

法兰西王国,现在基本就是一个体虚多病的巨人,靠着昔日太阳王打出的赫赫威势,震慑着欧陆诸国。

法国现在的对外政策就是减少非必要的战争,以便于缓慢地恢复国内经济。但因为缺乏荷兰、英国资本的投入,意大利人也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影响也大幅减少了对法国的投资,整体上便导致了他们恢复速度非常缓慢。

不得已之下,法国人把主意打到了齐国人头上,即请求齐国工商业资本大举进入法国,投资他们的各项产业,帮助他们恢复经济。

听起来不错,如今法国渴求资本,而齐国人又不缺钱,资本极为充裕,看起来就和绝配一样。

但问题在于,你们法国的营商环境是怎么样子的呢?

有没有健全的商业体系?

有没有完善的法制保障?

有没有连贯的经济政策?

以前,法国人可是有过没收外国财产的前科,法国又穷成这副模样,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恶向胆边生,将我们齐国人的投资骗进来后,然后再关门打狗,吞的皮骨不剩。

因而,近十几年来,虽然有齐国商人来法国投资,但没有他们预想中那么多,而且投资方向还多在贸易、运输、粮食加工等轻资产行业,摆明是准备见势不妙随时就提桶跑路。

说实话,目前的法国,因为曾经咄咄逼人的战争行径,搞得他们现在几乎成了欧洲的“孤勇者”,被周边几乎所有国家忌惮、围堵、打压,外部环境极为险恶。

因而,法国就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部盟友,无论是政治意义上的盟友,还是纯粹的经济盟友,对于他们都十分重要,齐国无疑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今年路易十五的老师弗勒里主教在替换波旁公爵上台主政后,凭借着数十年的从政经验,他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他明白以法国的体量和人口规模,以及在恢复经济实力后,欧陆诸国中任谁也不会对他们放心的。

除非欧陆再出现一个强国,比如当年的西班牙,这个时候才可能需要法国去制衡他们,法兰西的外部环境才会有所改善。

既然如此,欧洲这边我暂时玩不转,那何不去找齐国人一起玩。他们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还拥有极为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整个环印度洋地区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他们的国家几乎什么物资都出产,什么都不缺少,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自己和自己玩。

如果齐国与法兰西深度合作的话,那么法国经济是不是也可以融入他们主导的环印度洋和红海-地中海贸易体系之中,一样可以获得发展,一样可以逐步恢复国力。

齐国人目前表现出来的态度还是很友好的——尽管在二十多年前,两国曾因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处于敌对状态,但他们几乎没攻击过法国本土,也没有袭击过法国商船,只是对西班牙一顿胖揍,还是齐国在欧洲大陆第二大贸易伙伴,经贸联系也是比较紧密。

目前正在进行的齐英战争,法国人可没少在暗地里帮着齐国,为齐国远征舰队提供物资补给,为齐国受伤患病船员提供休养治疗场所,以及为他们提供英格兰人的消息。

弗勒里主教今日约见齐国驻欧总代表潘广峰,拿他们的探险队深入路易斯安那之事发难,也并非要对齐国施压,更不是想要将双方来之不易的友好合作关系弄僵。

因为,他们法国人有求于齐国。

“听说,你们齐国准备帮奥斯曼人修筑一条铁路?”弗勒里主教端起一杯茶,轻轻品啄两口,然后貌似不经意地问道。

“是的。”潘广峰点点头说道:“我们齐国将为奥斯曼帝国修筑一条伊斯坦布尔通往普罗夫迪夫的铁路,本来计划是于去年七月动工修建,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让这条铁路建设只能无限期的延后。”

“我们法国也想修一条铁路,不知道你们齐国是否愿意承接这项工程。”

“哦?”潘广峰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笑容,“若是贵国有意修建一条铁路,我们齐国将竭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在齐国人眼中,法兰西是有价值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齐国似乎也非常看重其在欧洲所处的地缘价值,作为他们实现欧洲战略的重要支撑点。

二十多天前,阿尔沃兰海战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欧洲,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明了,英格兰的战败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若是齐国海军再接再厉,寻机再重创一两次英格兰海军,那么对方很可能无力再战,只能被迫向齐国寻求停战和谈。

通过这场战争,英格兰被削弱将会是大概率事件,那么接下来,整个欧洲局势很可能会迎来一场新的洗牌。

为了在牌桌上拿到更好的牌,也为了更好地制衡整个欧洲,齐国不介意在法国这个大块头身上下点功夫。这要是能在经济上达成与法国的深度合作,进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利益捆绑,那无疑会进一步加强齐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我们齐国可没义务帮法国人建立完整的工业链条体系,更不能助推法国工业的大发展。”乘车返回公使馆的路上,潘广峰嘴角带着一丝嘲讽的意味,“以后,包括法国在内的整个欧洲,将只能成为我们齐国工业制成品的倾销市场。嗯,一个层次略高于印度、波斯,以及美洲的大市场。”

“这个市场可不怎么稳定。”驻法国公使陆嗣成笑着说道:“这欧洲大陆,每隔十几二十年,便爆发一场大战,堪比咱们的春秋战国时期。搞得市场上最紧俏的商品,一直都是武器、火药,以及粮食、被服等之类的战争物资。刚刚从波罗的海传来消息,瑞典在半个月前突然向俄罗斯宣战,并很快攻入了卡累利阿,直逼圣彼得堡。”

“哼,瑞典人准备了一年多时间,一直引而不发,直到一个月前,我齐国联合波斯军队在高加索大败俄军,才敢跳出来,向俄罗斯发起这场酝酿许久的报复之战。”潘广峰说道:“我稍后几日,将启程前往柏林,拜访一下普鲁士王国。这波罗的海一乱,德意志地区的局势,必然也会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欧洲,或许又将陷入多事之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