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从改稻为桑到纺织书院77(1 / 2)

沈一石、蚕娘子等人的呼吸瞬间粗重。

当官?

他们这些商人,也能当官?

沈一石是织造局皇商,因为“业务精熟”,杨公公特地向司礼监给他请了一身六品冠带。虽然本身还是无品无衔,但见了县太爷可以不拜,到底过了一把“官瘾”。

其他五位,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蚕娘子曾经要羡慕哭了。

她是家中唯一的子嗣,父母为了家业,也一直把她当男孩养。

但女孩就是女孩,没法娶妻生子继承家业,后来她招赘了一个落魄书生进府当了赘婿,可这个赘婿,吃她的喝她的上她的,但就因为她没读过书,不懂诗词歌赋,就看不起她。

她原本也可以读书考状元的…如果她是男孩的话。

听说,若是嫁给京城里的王爷,将来就有机会得个诰命夫人。太子爷裕王爷的侧妃李妃也是小门小户出身,但就因为嫁给了王爷,如今连她的父亲都封了侯。

苏胖子等人虽然也有些激动,但随即心里就升起无奈。

这怎么可能?

不是,这根本就不可能!

士农工商是历朝历代的规矩,重农抑商更是太祖皇帝就立下的国策,是立国之本。林余纵然天纵奇才,也休想撬动国本。

若说,林余让大户改稻为桑得罪的是官员,为商人争取“官位”得罪的就是皇上!

这能活?

各人怀抱心思,一时间,竟都沉默住了,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令人心脏咚咚跳动的诡异寂静。

片刻后,蚕娘子先开了口,问道:

“女人也能当官?”

林余点点头,答道:

“女人也能当官。”

屋子里的商人脸上俱都出现惊异神情,实在是林余的表情太平静了,到像是他亲眼见过似的。

这两年,评弹馆、茶馆、饭店甚至妓院新出现了一个乐子,就是听评书。

时下正火的是一本叫做《西游记》的,作者是南直隶山阳人,叫什么吴承恩的。

《西游记》里面有一个女儿国,传说是一个完全由女人组成的国家,女人当皇帝,女人当首辅,甚至女人自己生孩子……

嘿嘿。

这样的国家多好啊!

要是他们是唐僧就好了,傻子才要继续取经哩。

“咳,”沈一石轻咳一声,莫名感到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六品冠带受到了威胁,忍不住问道:“女人能当几品官?九品?八品?七品可就是县太爷了!”

林余略微想了一下,实在搞不清楚县长的正处级和县太爷的正七品能不能等同?

他索性避过了这个具体问题,凛然说道:

“不管几品,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沈一石满脑袋疑惑,忙问道:

“林兄,这红薯为何物?当官的好处竟都不如去卖红薯,红薯真值千金也。”

“噗…”林余一下子笑出了声,但立马止住了,憋笑解释道:“红薯是来自西洋更西的一种粮食作物,甘甜如糖,其色赤朱,每亩产量约2000公斤,但吃的多了,容易闹肚子,腹泻不止。”

“2000公斤?”沈一石面目顿时大变,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杭州府的稻米,丰年时每亩产量约300公斤,不到红薯产量的六分之一。

若能把水稻改为种植红薯,这岂不是说,大明从此无饥馁!

至于所谓闹肚子的副作用,不值一提。

真到了灾年,百姓们连土和树皮都吃得,还怕闹肚子吗?

林余看着沈一石表情,顿时猜到了他的想法,笑道:

“沈兄,你若想种植红薯,倒也不难。

十几年前,广州市舶司那边,在一处叫做钦定湾的港口之处,大明曾与一外番国家发生了一场万人级别的海战。

此战发生在偏远不毛之地,上报给京城后也没能引得多大重视,所以声名不显。

你可到广场市舶司,找一处叫做壕境的地方,上面也有一外番国家,你或抢夺,或交易,总之想办法得到藤苗,带回杭州种植就是。”

林余说完,又看向另外五位商人,意味深长地继续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