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琴声绸色,皆我大明风采49(1 / 2)

在1566年,从东到西,大明王朝、莫卧儿王朝、萨法维王朝,三大王朝统治着世界纺织产业。

大明王朝不必多说,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面料是其主要贸易产品。

至于棉花,最初是作为“观赏花”,宋末元初开始传入内地种植,至大明太祖皇帝立国,规定: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从此以后,棉布才真正成为麻、棉、丝三种主要布料之一。

莫卧儿王朝,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后裔建立的封建王朝,位置就在今天的印度,棉花的起源之地。

彼时,莫卧儿王朝初立,大力发展纺织贸易,是世界上最大的棉布料纺织中心。

萨法维王朝,又称波斯第三帝国,就是今天的伊朗,地理条件决定了它既不适合种植棉花,也不适合种桑产丝。

之所以能成为纺织业的中心之一,是因为它居于从东到西贸易线,大明-莫卧儿-萨法维-奥斯曼-西欧,的咽喉位置,垄断了大明王朝和莫卧儿王朝的对外贸易渠道。

莫卧儿王朝和萨法维王朝的官方语言都是波斯语,沈一石招待过许多外海商人,听的多了,自以为是半个波斯语通,但没想到,林余是个混不吝的,不讲规矩戏耍他。

林余见沈一石脸上阴晴不定,暗道糟糕,连忙解释道:

“沈老板有所不知啊,当年为了这件事,我差点被勒令退学,是以记到了现在,仍是耿耿于怀。

我和沈兄一见如故,没忍住多说了几句不相干的,竟忘了咱们还有公家身份,沈兄莫要怪我才是。”

沈一石也没真的介意,此时脸色稍缓,笑道:

“我对有些外海商人也是欲骂而不得,还要多谢林兄替我出了这口恶气呢。

今年年初他们选购绸样时,胡部堂也是在的,他们竟直接就对胡部堂说,除了丝绸,还想买我的琴娘,还问作价几何,真蛮夷也。”

林余也不由愕然,好奇问道:

“那部堂怎么说?”

沈一石高高拱手,以示尊敬,说道:

“胡部堂当时说,我们天朝有的是丝绸、瓷器、茶叶,但是不卖人。

胡部堂沉稳持正,高山仰止,说话掷地有声,当时就把那些人说愣了。

但要说解气,还是林兄这一句…更让我舒坦啊。”

两人言笑晏晏,气氛顿时融洽,沈一石边走边说道:

“这一匹丝绸名叫四季花开,名字很俗,但在西洋卖的特别好。”

“林兄再看这段绸样,名叫富贵逼人,先把蚕丝染成全黑,再和金线编织在一起,西洋人也特别喜欢。”

“这段绸样就更了不得,林兄仔细看,按照西洋人关于时间的说法,这一小段是西洋钟早上七点钟穿的,花还只是骨朵儿,因此蝴蝶和蜜蜂只是绕着飞。

再看这一段,是西洋钟早上十点穿的,蝴蝶和蜜蜂已经开始吃花粉了。

这一段是晚上穿的,西洋人也称为晚会穿的。

真正的贵人换衣服,是不愿让人看出来的,可仔细看了之后才知道,一天换了四套衣服,那才是贵人。”

沈一石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林余目接不暇,走马观花,只觉得脑袋都要炸了,仿佛有“西洋人”三个大字在绕着他飞。

他忍不住问道:

“织造局的名贵丝绸,都要供应外海诸国的么?”

沈一石一怔,解释道:

“琴声绸色皆是我天朝风采,跟西洋人做生意,不只为了多卖丝绸,将口碑传到异邦,也是我织造局的职责。”

这还真是…好大的口碑啊!

他再没有看丝绸的兴致,又顾忌着江晚月还要“偷师”,索性意识放空,专心致志地听起琴声来。

此时此刻,真没有比丝竹之声更能解救他疲惫的思绪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