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受不住?39(1 / 2)

工造司。

离所有人十几步远的试弹坑里,被赵士祯扔出去的那个手榴弹,已经完全没有了动静。

该是哑火了。

林余指着这个哑火的手榴弹,朝赵士祯说道: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果像背书那样,往你脑子里灌溉知识,得到的也只能是一棵看似很高,其实无甚用处的软烂槐木。”

“所以,我的教学方法跟你书院夫子们不同。你不用背书,但要用脑子思考,用眼睛观察,用双手实验,才能学到东西。”

“我的教学方法就是:提出问题。”

“我提出问题,你找到答案。解决了前一个问题,你才有资格知道下一个问题。若是让我发现你偷懒或者愚笨,咱们就不再是师徒,你也不要再叫我师傅。”

“听懂了么?”

赵士祯颇为紧张地点点头,回答道:

“师傅,我一定不会偷懒的,嗯,我也不笨。”

林余声色俱厉,过了一遍严师的瘾,直接说道: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火药为什么会爆炸?”

赵士祯听了,突然坐下来了,坐在了满是尘土的荒地上,托腮思索。

火药为什么会爆炸?

因为有火!

火药被引燃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火。

火为阳,被关在一个密闭的圆球炮弹内,阳气炽盛而淤积,又不能释放,自然就会爆炸。

但同样是火,例如燃烧的房屋,阳气甚至更加炽盛,但却只会燃烧成灰,不能爆炸。

这是因为天地广阔,充满阴阳二气,阳气淤积就会逸散,阴气填充进来,阴阳缓冲,烬灭火熄,不能爆炸。

所以,爆炸的两个关键是:

火和密闭容器。

赵士祯不由得高兴,往日里他只把火药爆炸当成是理所当然,天之公理,从来没想过“为什么”。

可今日想了,便又觉见识、思路广博许多。

这都要感谢师傅。

他立马兴冲冲答道:

“师傅,我知道了!”

“就像人吃多了就会拉肚子,火药引燃之后生成的阳气多了,又都堆积在一个密封的铁罐子里不能释放,可不就爆炸了嘛。”

“所以,要想造出威力更大的火药,同样重量的火药,就得产生更多的阳气。”

“定量分析,对,您说要定量分析。可是,阳气的量,如何定量分析呢?”

“阴阳二气盈于天地之间,无色无味,无形无质,这可真是难办呀!”

阳气?

有意思。

林余听了徒弟答案,不得不被他的“古人”思路吸引住了。

这天地之间,有没有“阳气”没人知道,不过,如果把“阳气”换成“空气”,火药爆炸的原理便昭然若揭。

传统黑火药,它的三种组成成分是硝石、硫黄和草木灰。

硝石的有效成分化学学名叫做硝酸钾,也就是硝酸阴离子和钾阳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硫黄的有效化学成分叫做硫,也就是字母大写S。

草木灰在火药中的有效化学成分叫做碳有机物,不是纯粹的碳单质,相当于一种复杂的多苯化合物。

如果真的用纯碳,例如金刚石或石墨烯去充作火药成分,火药是不会爆炸的。

硝酸钾与硫与碳一经引燃,就会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化学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放热反应,同时会生成气体。

剧烈放热、气体,气体遇热膨胀,从而在密闭空间产生极高的压强。

内外压强差过大,就会推动子弹飞出,或者破碎炮弹铁丸。

过热,导致气体膨胀。

这就是是火药爆炸的本质。

如果再往下深究,就涉及原子内部结构,涉及化学热力学,涉及能量,在没有各种科学仪器的大明,根本没有讲述的必要。

“徒弟,你说得对!”林余尝试转换自己的思路,从而跟上赵士祯的,让赵士祯理解了,再往深处引导,继续说道:

“火药爆炸,犹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年积郁,爱之火稍稍点燃,便能引爆剧烈的反应。

在道教说法中,你所说的阳气、阴气,在天地之间,它们交融在一起,成为元气。

元气,我又称之为空气。

空,无色无味,无形无影是也。

你说的阳气淤积,我称之为空气淤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