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件宝贝27(1 / 2)

戚继光听到天尊问话,不禁苦笑。

打人不打脸呐。

果然是天尊,一点面子都不给用别人留的,偏偏还问到了最关键之处,真扎心呐。

为什么倭寇之乱,从未断绝?

这是因为,我戚家军,面对的从来都不只是倭寇啊!

“禀天尊,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得先说明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谁是倭寇?

在我大明官方奏疏中,把倭寇分为真倭和假倭。

所谓真倭,就是出身东洋倭国之人。

所谓假倭,就是我大明在东南沿海作乱之人。

但要是我分,会分成三类:

倭寇、海商和海盗。

倭寇,就是以倭国人为主,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的作乱势力。

海商,就是在东南沿海从事走私贸易的海上商人,例如海商王直。

海盗,就是以大明人为主,在东南沿海烧杀抢劫的作乱势力,例如海盗徐海。

倭寇易除,海商、海盗不易除矣。

尤其海商,人数比官军还多,武器比官军还好,战船比官军还大,如何能够打败?

更别说,海商与各省的地方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建议,不易杀也杀不得。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乱局面,使得戚家军空有杀敌之能,付出十倍辛劳能有两三分收获就算不错。

在作战时,戚家军常常会面临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我戚家军无战船之利,就没有主动权,倭寇一旦逃到海上,便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种,倭寇每每进入内陆或者逃窜之时,就有大明当地海盗甚至百姓接引,使我戚家军徒劳费力。

第三种,我戚家军缺少粮饷。

有此三种,我戚家军虽有战斗之利,却无断绝倭寇之能。”

林余听了,额……

说句不恰当的话,倭寇尚有本地海盗为助,而本地海盗往往出身自本地渔民,算是占了地利和人利。

官军呢,且不说时时短缺的粮饷,且不说日渐松懈的武备,你们走到一处,就被当地百姓所敌视,畏之如畏倭寇,这要是能赢,就邪门了。

纵然戚家军军纪好些,可如滴水入海,改变不了官军在百姓心里的糟糕形象。

治理倭寇之乱,与其说是军事问题,不如说是系统问题啊。

林余有些犯愁,论打仗,戚家军本就超过倭寇,他即使给一些更加先进的火枪火炮,恐怕也无济于事,甚至还有本国不重视,结果外流至他国,被他国广泛利用的后患。

打仗要灵活应变,自己千万不能被网文里的穿越三件套禁锢住了思想。

沉思良久,他开口了:

“戚继光,你既然是我的青铜令使,我就赐给你三件宝贝,助你平定倭寇之乱。

其一为煤气热气球,可令兵士坐于其中,升空数百米,作为观察之用。无论敌来还是敌逃,你都能抢占先机。

其二为边区造手榴弹,一种投掷武器,重约一斤,寻常士兵可带十枚而不影响行动,威力比虎蹲炮炮弹略差,但胜在轻便,更适用于浙直两地的水田地形。此法推广,优胜弩箭,能减少你的兵士伤亡。

其三为飞剪船,与大明福船相比,排水量更小,但速度更快,可用于近海追敌。此船非一月一日可造,我会让胡宗宪命工造司加紧仿制。”

戚继光听了,双眼不由冒光。

这三种东西,闻所未闻,但天尊都说了效果,绝不会错。

煤气热气球与孔明灯类似,但是能坐人,占据视野之利,自然可以料敌先机,既能早早发现敌人的到来,也能防备敌人逃窜过快以致找不到踪影。

边区造手榴弹,投掷武器,与弩箭类似,但用的是火药爆炸。既然是火药爆炸,对精度就没那么大的要求,对兵士就更没那么大的要求,又便于携带,正好是杀敌的利器。他作为一个火器专家,已经能想象到用了手榴弹之后,战局会有的变化。

飞剪船,这个戚继光倒有些不以为然,倒不是觉得没用,而是估计造价会很昂贵。

他用不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