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6)(1 / 2)

林雅慧的儿子林峰在2000年就南下去古城做灯饰照明生意。当时林峰与两位同学凑了20万元,聘请了几名工人,他们买回一批简单的生产工具,成立了一家灯饰厂。起初靠着由一根电线、一条弯管、一个灯泡结合灯座制成的简易台灯在古城生产销售。

创业初期,面临着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市场销售渠道匮乏等困扰,她拒绝了母亲林雅慧的帮助。林峰白天在租来的工厂里干活,晚上就睡在工厂仓库格楼里的小房间,房间是用简易木板搭成的,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难题一步步得到有效的解决。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他们买了土地,向银行贷款建了新厂房,增设新设备,不断投入研发,提升品质,成为了当地一家现代化的知名大企业。

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照明行业需求却依旧旺盛,林峰的企业订单爆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开工。

每个灯饰厂基本上生产的每只灯都要用到灯座,灯饰行业火爆,灯座作为灯身上不可或缺的配件,自然供不应求。林峰工厂的灯座也不例外,常常供应不上,因此耽误生产进度。工厂的采购经理每次都要给灯座厂家的业务员说好话,让他们先安排生产林峰工厂的货。

正巧,古城灯座厂业务经理想出去单干,平日跟林峰的关系不错,就怂恿林峰投资。林峰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林峰在这位业务经理投资款还没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垫资办了一家全新的灯座厂。

灯座厂上到厂长,下到车间主任都是这名业务经理带来的。

由于平日里灯饰厂工作繁忙,林峰疏于对灯座厂的管理,日常业务全权交给这民合伙人处理。后来这名合伙人见灯座厂赚钱,自己就在外偷偷办了一家小灯座厂,慢慢将这里的客户转到自己开得小厂里去。

在灯饰行业增长迅猛的情况下,灯座厂的生意不升反降。最终这件事,被林峰发现。两人大吵一架后,最终分道扬镳。整个销售团队都被这名业务经理带走了,自然优质客户也都被带走了。留下一座空的灯座厂给了林峰,看到一台台闲置的设备,仓库里堆满的库存,生产车间无所事事的工人…让他陷入了深深的遗憾和自责中。

既然当初是自己的选择,跪着也得走完。林峰每天穿梭在灯饰厂和灯座厂两边。可灯座厂销售还是不见起色,因为是计件,生意不好自然影响工人的收入,很多工人选择了离开。此时的林峰心力交瘁,人也开始一天天消瘦下来。林雅慧得知儿子的情况,十分心疼,作为母亲此时不好直接劝他放弃。她思虑再三,头一个想到了王心怡。她深知王心怡是销售方面难得的人才,不管是过去的鞋厂还是如今的美食汇都是靠她的能力,才做得风生水起的。所以林雅慧才给王心怡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让她帮助林峰,挽救灯座厂。

由于古城那边事情紧急,王心怡挑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拖着行李箱搭乘最近的航班就去珠海了。珠海机场依旧人来人往,非常繁忙。过来接机的还是董司机。董司机比两年前来珠海机场接她时,也老了不少。一路上,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从董司机那里,王心怡也多少了解了灯座厂现在的一些情况。她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象,回想这两年发生的事情,不仅感慨万千。

很快车子到了古城,没过多久就开到林峰投资的灯座厂。林峰已经站在门口的保安室等候王心怡了。

林峰带着眼镜,1米8的个子,身材中等,五观端正。说话文质彬彬,是美女眼中的帅哥。不过他有个缺点,就是直男一个,不是太会讲话,不然不会到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了。

王心怡下车后,林峰亲自带她参观。林峰说:“心怡,这座工厂占地十亩,当初我为办灯座厂,就跟朋友买了现在这个厂房。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是原本买厂房时就建好的。共四个大车间,每个600平方米,车间后面是一大片空地,也是我们的,等以后再建厂房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