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改名(2 / 2)

小高炉这玩意虽然虽然有能耗大,污染严重,产出的铁料质量较差等诸多缺点。

但他的优势同样明显,那就是产量大,生产效率高。

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是一种黑科技。

在中国古代,铁料可都是抢手货,只要能生产的出来,哪怕是质量差些也不愁卖。

朱靖安现在就是准备,要将铁料生意当做是大明的一大财政来源来进行经营。

虽然紫荆山中没有煤矿,没办法炼焦,但不缺林木,拿木炭来炼铁也是一样的。

在这个时代的南中国,用木炭炼铁还是主流。

焦炭炼铁的技术虽然早在明中期,早于英国人二三百年就被发明了。

但在中国,焦炭炼铁的技术,却只在林木资源较为匮乏,且煤炭资源丰富的北方流行。

不缺林木资源的南方,直到现在,依旧习惯使用木炭来炼铁!

不管是福建的闽铁,还是广东的粤铁,在冶炼的时候用的都是木炭。

是故,朱靖安干嘛有木炭不用,非要去找煤矿搞什么焦炭?

是嫌自己最近的事情还不够多,想要给自己加加担子吗?

至于说朱靖安从哪里学的修建小高炉的技术?

那还用说,当然了大名鼎鼎的前女友技校了!

在朱靖安的指导下,仅仅三两日的功夫,一座简单的小高炉便搭建成形了。

朱靖安亲手点燃了小高炉的第一把火。

等炉温起来之后,工人们开始将被砸碎的铁矿石,石灰石等料子被一起倒入了料仓。

随着小高炉升温,料仓内的料子开始逐渐融化。

变成半凝固的,类似于岩浆的状态!

一股子逼人的热气扑面而来!

但铁料要出炉,却还得一段时间。

朱靖安不准备一直在炉子前守着。

眯了眯眼睛,开口吩咐道。

“让人盯着点炉子,记得注意安全,本都督去议事堂一趟,有事的话派人来议事堂报告。”

吩咐完这边的事情,朱靖安带着两名亲卫,大步往营寨内的议事堂而去。

朱国昌刚刚派人来传令,传朱靖安尽快前往议事堂议事。

朱靖安这边刚处理完手上的事情,便马不停蹄的动身了。

说是议事堂,其实就只是一间夯土的屋子。

之前曾经是矿场上的监工们,每天聚在一起吃饭的饭堂。

明军在拿下矿场之后,就将饭堂给该成了议事堂,在堂内摆上了桌椅,以做议事之用。

等朱靖安抵达议事堂,打眼便见朱国昌端坐在上首位置,身上穿着的依旧是一身戏服。

很显然,属于他的监国服侍绣娘们还没赶出来呢。

“儿臣参见父王!”

朱靖安来到朱国昌面前,躬身下拜道。

朱国昌在举兵之后便自称大明监国,在抵达矿场之后,绞尽脑汁给自己琢磨了一个兴王的王号。

所以,现在官方对朱国昌的全称,其实应该是“大明监国兴王朱简灼”。

没错,朱国昌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已经选择了放弃化名,将名字改回了本名朱简灼,不再刻意隐藏身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