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写在日记里的不叫秘密(2 / 2)

他们现在已经上了朱老爷家的贼船,这顿好的吃完,那就要上战场去和朝廷大兵拼命了。

这顿饭和断头饭没什么区别。

知道自己马上要没命了,断头饭就算是再怎么丰盛,他们也吃不出个什么滋味来。

杨老汉佝偻着腰,端着一个海碗,碗里是满满的白米饭,米饭上还浇了肉汤,一块油汪汪的大肥肉片子静静的躺在白米饭上。

杨老汉说是老汉,其实他今年才三十岁,可生活的苦难,却是已经将他折磨的好似一个小老头。

脊背佝偻,身材干瘦,脸上沟壑纵横,眼睛暗淡的没有一丝的光泽。

他人生的前三十年,吃的最多的食物就是地瓜。

地瓜干,地瓜粥,地瓜粉,烤地瓜,地瓜稀饭……

焯水之后简单凉拌一下的地瓜藤,对他来说就能算是难得的美味。

广西这地方地狭民稠,粮食产量有限。

像是杨老汉这样家里七八口人,却没有二亩地的穷人,有且只有地瓜可以吃。

不吃地瓜,那就只有饿死了!

唯有每年农忙的时候,他才能吃上几顿地主老爷家施舍的杂粮米饭,而不是继续以地瓜果腹。

他记得,自己前半辈子吃的最好的一顿,是自己老娘去世那年的过年。

大年三十的晚上,他饱饱的吃了一大碗白米饭,还吃了一块已经腌制了好几年,外皮都长绿毛了的老腊肉。

时至今日,那块老腊肉的味道,杨老汉都久久无法忘怀。

腊肉都已经那么香了,鲜肉该有多好吃?

他曾经发过誓,如果有人能让自己吃上一顿鲜肉,自己能把命卖给对方。

可是当买他命的肉真的出现在碗里之后,杨老汉又不想吃了。

看着自己碗里那块油汪汪的大肥肉片子,杨老汉嘴巴的里的口水快要汇聚成和,脸上的纠结也快要化成实质。

而他身边的众人,不管男女老幼,大多都是相同的表情。

气氛低沉且压抑!

只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娃娃满脸兴奋,吃的满嘴油光。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些娃娃们可不懂这顿饭可能是断头饭的道理。

他们只知道自己自出生以来,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朱靖安穿着一身仿明代汉服的戏服,头顶带着一个瓜皮小帽,帽子的中间还镶嵌着一颗金镶玉。

显得不伦不类的!

他之所以如此穿着,是因为满清的剃发易服摧毁了汉家的衣冠文化。

使得民间的穿着大多都变成了长袍马褂。

朱国昌在揭竿为旗的时候,压根找不到汉家制式的衣冠,只能是先穿一身戏服顶着。

然后让绣娘抓紧制衣!

而朱靖安自然也是如此,只能是先穿一身并不合身的戏服凑活。

他身边带着几名亲随,在人群中走过,看着四周庄户们脸上那忧愁低落的神情,朱靖安的心绪也是在不断的下沉。

看得出来,这些庄户全部都是被朱国昌坑上贼船的,他们对于反清复明,压根没有任何的兴趣。

他们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情绪,朱靖安很怀疑在自己前往金田镇的路上,身边的队伍就会逃散大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