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讲武堂165(2 / 2)

那就是本地举子,以及外地举子!

一门门火炮被人拽马拉着随军而行,黑洞洞的炮口,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炮身,无不展现着火炮巨大的威慑力。

“先考科举吧,若科举实在过不了,再去琢磨报名军校的事情也不迟!”

“不可,不可,这辫子可不能剪。”

“叔父,我想把这辫子给剪了,你说怎么样?”

为了进一步提升明军的战斗力,朱靖垵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建立军校的事情。

<divcss=&ot;ntentadv&ot;>大明朝堂上也是很快便通过了相关决议,军校也就开办了起来。

许青山闻言,只是点点头说道。

道路两旁的百姓见此一幕,不断的交头接耳。

“要是辫子剪了,可就回不去了!”

二月十六日,明军主力行至清远。

“大明万胜,太子殿下千岁!”

在这个时代,火炮就是当之无愧的战争之神!

……

“回不去就不回去了!”

广州百姓如何能不深恨清廷?

襄阳城外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黑压压一大片的混元教义军营帐。

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中年士子,饱经沧桑的脸上满是期许的开口说道。

而原因则是他家在县城里原来有一间酒楼,顺带卖些杂货糕点小食什么的,生意还算不错。

在许青山的对面,二十岁出头,同样穿着粗布衣衫的许云深用力的点头。

谁知,许云深却是开口说道。

一百多年前满清屠广州的事情可还历历在目呢?

据说,当时广州外堆积的尸体,甚至堵塞住了珠江江水。

大明宣武元年,西历1778年,二月初十,五万明军主力自广州出发,开拔北上。

“听说从军校毕业之后,直接就能分配到军中做军官,前途远大着呢。”

……

“我听人说大明朝廷准备要在黄埔那边,着手开设一所军校,叫什么大明皇家讲武堂,最近正在招人呢。”

是故,现在广州百姓大多是发自内心的祈祷。

“这位客官,您要是想投军的话,现在可是个好机会。”

茶摊上的众人也是下意识的将目光给投了过去。

对商人来说,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广州这边才能继续开关。

“大明这边的科举如果能剪了辫子的话,那考中的概率就更大了。”

然后转而北上!

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湖南方向开拔。

很多人都在暗暗祈祷大明此战一定要获得胜利。

红色的军服,赤色的甲胄,明军将士背负着火枪,腰间别着刺刀,列阵而行。

混元教义军裹挟流民数十万众,教首刘之协号天王,自称是弥勒转世。

大明宣武元年,满清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八。

这里面,本地举子大多都是两广人士,他们为了参加科举,大多都已经剪了辫子。

并着手处理那些,想趁着广州战乱,浑水摸鱼,杀人劫掠的贼匪,以及一部分破坏军纪的乱兵。

杨举人寻了几个青皮混混,每天都跑到许家的酒楼里闹事,弄的许家的生意没办法做。

许云深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意动。

而不是催命符!

但他对面的许青山还是开口说道。

有秀才功名在身,他的生活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顾住温饱还是没问题的。

但要是清军打回来了,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唯有大明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们平静的生活才能继续的下去。

听到这边有人说想要投军,茶摊的老板陈阿四走过来建议道。

三月初,修整数日之后,明军继续北上,过宜章,进入郴州境内。

社会大环境如此,朱靖垵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基层军官的能力水平,便代表着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由此,数十万流民人人奋勇,向着襄阳府而去。

所以,中年人许青山蹉跎了半生,却也只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

“明军威武,王师必胜!”

沉闷的战鼓声响彻原野。

是在日常生活中,和普通士兵接触最多的军官,是沟通主帅和士兵的桥梁,是主帅用于指挥军队作战的最重要的触手。

那是因为他家出了变故。

许云深他爹之前曾经惹上了官司,多亏许青山出面,这才得以解决。

朱靖垵骑在马背上,在众多明军士卒的簇拥下,缓缓向着城外开去。

清军的军纪如何,大家心中都有数。

大明又没有强迫他们非得留辫子!

虽然当年经历过广州屠城之事的老人,现在都死光了,可广州城内的那座谢恩牌坊,却是还在呢。

咚!咚咚!咚咚咚!

襄阳!

因为朱靖垵知道,一支军队的灵魂,便是基层军官。

最后哪怕是许青山这个秀才出面,他们家也只能是破财免灾,将酒楼过给了杨举人,换取他爹能够平安出狱。

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尽量的提高军人待遇,吸引更多的人参军入伍。

誓必要夺取襄阳,建立他们的真空家乡。

大明在科举之中,对于继续留辫子的人,是有减分项的。

哪怕是在当下这种战争年代,参军之后,晋升速度肯定要比科举为官快得多,大多数人也只会优先选择较为清贵的科举入仕。

明军接手广州后,第一件事就是维持广州城内的秩序,张贴安民告示。

虽说大明夺取广州的时候,他们难免也遭到了兵灾。

在明军骑士清路完毕之后,随即出现的,就是一队队的明军士卒。

其率军自郧阳东出,然后向着襄阳杀去。

可好歹明军的军纪是有保证的。

只见道路尽头响起了一阵隆隆的马蹄声。

完全无视了地面上层层叠叠的尸体,悍不畏死的向着襄阳城再次发起了进攻。

宗教这玩意虽然有诸多的弊端,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用宗教手段所洗脑出来的狂信徒,那绝对是最好的兵员。

毕竟,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了,还有谁能打败他们呢?

先更一章,还有一章得晚点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