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夜谈161(2 / 2)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皇室身份特殊,不勤俭节约也没人能说什么。

但如果能坚持勤俭节约的话,却肯定是一个加分项!

对于人心稳固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

一行人进入了监国府邸,朱简灼带人前往正堂。

哪里,已经有欢迎宴会准备好了。……

是夜,月色漆黑。

监国行辕一行人都安顿了下来。

朱靖崖在宴会结束后离席,回到自己的小院,回到书房,拿起一本论语读了起来。

而在他的手边,还有一叠厚厚的文稿,都是他抄写的论语注释。

这段时间虽然是在赶路,但他的功课却是并没有落下。

就在这时候,外边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朱靖崖抬头道。

“请进!”

随即,便见他的母亲李氏推门走了进来。

跟在李氏身后的,还有大明现在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李沐。

正是朱靖崖的外公!

李沐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随军,跟在朱靖垵身边做事。

这次监国行辕才刚抵达广州,宴会刚结束,他便第一时间前来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外孙。

“靖崖在读书吗?”

李沐走进书房,来到朱靖崖身边,开口询问道。

朱靖崖点点头开口说道。

“是的外翁,这是父王给我布置的课业,让我好好读书做学问。”

李沐点点头,开口赞许道。

“读书好啊,读书使人明智,通理,照见人心,多读书,总不会有坏处的。”

说话间,李沐拖了个凳子,在朱靖崖面前坐下。

李氏见此,开口说道。

“父亲,你和靖崖好好聊聊,我去帮你们沏茶。”

李沐点头道。

“去吧!”

虽然现在李氏是大明监国兴王的妃子。

但由于身份转变过快。

是故,李沐身为一个父亲,对于指使自己女儿沏茶也没有感到不应该。

同样,李氏也不觉得亲自帮自己父亲沏茶有什么不对。

大明这边毕竟是刚立国,规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在李氏离开后,李沐开口询问朱靖崖道。

“知道为什么监国殿下要你好好读书,不让你掺和朝政吗?”

朱靖崖闻言,表情有些莫名的失落,试探着回答道。

“是……是因为大哥?”

李沐摇头道。

“有一部分这个原因,但不是全部。”

“监国殿下之所以这么做,不光是为了维护大都督的权威,其实也是为了你好。”

朱靖崖闻言,眉头下意识的蹙起,话语中满是疑惑的询问道。

“为什么啊!”

朱靖崖年纪尚轻,对于权力争斗虽然有些敏感度,能意识到朱简灼不让他干预政务,是因为朱靖垵的缘故。

但对于权力斗争中的血腥和残酷却还是一无所知!

但李沐不同,李沐作为一个生活经验丰富,通读史书的文人,他听多了史书上关于皇权争夺的骨肉相残,血雨腥风。

是故,他是能意识到朱简灼这个老父亲的良苦用心的。

李沐稍稍沉吟了一阵,然后接着说道。

“监国殿下干脆不给你争夺皇位的机会,并不是不在乎你,反而是对你的爱护。”

“和大都督比起来,你和你的兄弟们都差的太远了,没希望的。”

“监国殿下的想法是,与其现在给你们争夺皇位的机会,让你们兄弟因为争位而反目,不如干脆断了你们的机会,让你们兄弟之间也能少些猜忌。”

“这样的话,将来即便大都督继位,对于你们这些没有威胁的兄弟,肯定也不会加以为难。”

“到时候,你们也都能做一个富贵王爷,安享荣华一辈子。”

“可若是监国殿下现在给了你们争位的机会,将来大都督继位,难免会对你们心存猜忌。”

“监国殿下在的时候还好说,一但监国驾崩,谁还能保得住你们?”

“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是做大明的富贵王爷,安享太平好,还是和李唐皇室的皇子一样,因为皇权争夺而朝不保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身首异处好。”

“父母爱子女,则为其计之深远,监国殿下对靖崖你的关爱,这点是不用怀疑的……”

李沐语重心长的说道。

在他看来,朱简灼不一定是个好皇帝,因为他竟然没让自己的儿子们相互争权夺嫡,以保证他自己的权力无人能挑战。

这不是一个好皇帝该做的事情!

但朱简灼却一定是一个好父亲,同样是因为他没让自己的儿子们相互争权夺嫡,以确保他的孩子们不会骨肉相残。

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该做的事情!

昔年李唐的玄武门之变,根子其实是在李渊自己身上。

他将李建成立为太子的同时,还给了李世民希望。

甚至放权李世民在军队中培植亲信党羽,放任李世民建立天策府的班底……

如此一来,李建成和李世民反目成仇,兄弟相残,血染玄武门,便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当然了,李渊之所以这么做,也和当年的天下局势有关。

唐朝初年,大唐所面临的强敌实在太多。

且李世民在军事上的天赋,又实在是太强,没有他的话,有没有后续的大唐都不好说。

以至于李渊只能放权给李世民!

让李世民去平定天下。

但是即便如此,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兄弟相残,李渊照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怎么说呢,既然对大唐来说,李世民不可或缺,那李渊干脆自己废了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不就好了吗?

如此一来,李建成最起码做个富贵闲人不成问题,总好过李建成和李世民骨肉相残,血染玄武门!

并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玄武门之变,是真的为大唐的后世之君开了个坏头。

玄武门之变,李承乾谋反,武则天废帝,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三庶人案……简直不可计数。

有唐一朝,皇权交替时的血雨腥风,频繁的宫廷政变,绝对是历朝历代中最普遍的。

很难说这和李世民开的那个坏头没有关系!

相较起来,大明的皇位传承就要平和的多,很少有染血的事情发生。

朱靖崖闻言,低着头面露委屈,尚且有些不甘心的询问道。

“外翁,皇位我真的就一点机会也没有吗?”

既然生在了帝王家,朱靖崖又岂会对皇位完全没有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