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_分节阅读_第282节(1 / 2)

  公孙文十分不满,但昭兴帝还是在大庆殿接待了使者。

  首先,回来的人不是炎焕,这样的结果是昭兴帝乐于看见的。

  其次,虽然很看不起郁显皇,但昭兴帝不会差了礼数。

  大庆殿里,群臣面前,昭兴帝先问了郁显皇的状况,墨迟表示郁显皇很好,身体好,精神好,心情也很好。

  昭兴帝又问郁显国的状况,墨迟表示很好,臣子恪尽职守,子民安居乐业,情势一片大好。

  昭兴帝又问今年的收成,墨迟表示很好,今年全境丰收,好的不能再好。

  昭兴帝兜圈子,墨迟陪他兜圈子,兜到无话可说,昭兴帝有些不满。

  他看着墨迟,默默不语,等着墨迟说正题。

  墨迟也不说话,他觉得这里不是说正题的地方。

  昭兴帝明白了墨迟的意思,把他叫到了秘阁之中。

  到了秘阁,墨迟不再兜圈子了,直接开始说正事。

  正事一共有三件,墨迟说的简单明了:

  “其一,大宗伯炎焕另有重任,今后由我接替大宗伯之位,掌管宣国境内所有朱雀修者。”

  昭兴帝连连点头,炎焕走了,不再回来,对于这一结果,他非常满意。

  “其二,宣国圣慈长老之事,与炎焕无半点干系,与我郁显无半点干系!”

  昭兴帝的脸沉了下来,这句话让他极度不满。

  好猖狂的使者,好猖狂的郁显皇,你可知这句话的后果?

  接下来的话,却让昭兴帝更加恼火。

  “其三,宣国栽种血树之事,郁显愿为宣国隐瞒,然宣国要为郁显送去两万长矛,一万铠甲,二十万箭镞,以为酬谢。”

第201章 你烧一个我看看

  昭兴帝断然拒绝了墨迟的要求,并且极为罕见的把怒意写在了脸上。

  “且回去告诉郁显皇帝,戈矛、盔甲、箭矢,大宣多的是,放在军械库中,都快塞不下了,可朕不愿赐给他!

  再转告郁显皇帝一句,若再提起血树之事,宣郁之盟,到此为止!”

  墨迟不恼火,表示一定把话带到,随即退出了秘阁。

  昭兴帝在秘阁默坐许久,吩咐陈顺才备午膳。

  吃掉百十斤羊肉,昭兴帝心情略有好转,吩咐陈顺才查清楚这使者的身份。

  墨迟回到了朱雀宫,并没有急着向郁显皇报告消息。

  消息根本不用报告,都在郁显皇的预料之中。

  墨迟当即向各州县的朱雀宫下达了命令,今年不为宣国祈丰,各宫朱雀修者,收到命令后即刻启程,离开宣国,返回郁显。

  命令下达后,最先行动的是京城朱雀宫。

  京城朱雀宫中共有修者一千四百余人,当日就有六百余人结队离开京城。

  新任户部尚书秦俊霖慌忙上奏,他知道祈丰有多重要,如果没有祈丰,今年可能要少去三成的收成。

  昭兴帝没有见他,他对有多少朱雀修者离开京城并不关心,他只关心朱雀宫会不会重提血树之事。

  他不关心,但太子很关心,太子急忙叫人把事情告诉了梁季雄。

  梁季雄意识到事态严重,赶紧去东宫面见太子。

  “殿下,为今之计,唯有帮郁显国筹措一批军械,使得两国重归于好。”

  太子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只是担心父皇不肯答应,纵使答应了,也不会轻易下诏,等诏书下到兵部,至少要等上一个月,筹措军械还需时日,届时只怕朱雀修者都走光了。”

  “殿下可有办法?”

  “我若厚着脸皮去求,或许能求来一些。”

  “我去和陛下说理,待说服陛下,再去劝服郁显国使者。”

  定下计议,两人分头行事。

  军械不好筹措,长矛和箭矢尚且不易,一万套铠甲更是难上加难,铠甲非常珍贵,哪怕最简易的铠甲,大宣士兵也做不到人手一件,兵部就算有存货,也不敢轻易交给太子。

  太子把兵部大小官员求了个遍,又去苦修工坊苦求,好不容易凑了三千多套。

  可梁季雄这边更不顺利,整整等了十天,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

  昭兴帝从不轻易应付有准备的对手,晾你十天,猜透你心思,磨光你锐气,再与你周旋。

  到了第十一天,昭兴帝宣梁季雄觐见。

  焦急难耐的梁季雄,一见到昭兴帝,把憋了十天的话,一口气说了出来:

  “陛下,稼穑关乎大宣万民之本,如无朱雀宫相助,各地收成势必锐减,饥荒之下,社稷将有倾覆之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