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灯判官_分节阅读_第75节(1 / 2)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

第57章 词人武栩

  咚!哒咚咚咚!咚!

  咚!哒咚咚咚!咚!

  乐师们和徐志穹一起合奏这首《提灯行至武音阁》。

  起初乐师们有点跟不上,毕竟没听过这曲子。

  可吹奏一段过后,乐师们都跟上了,因为这首曲子非常简单,都是五声音调的基本走向,不转调,不变音,节奏一顺到底。

  尤其是第一句,当年黄老就是把宫商角徵羽,倒着变成羽徵角商宫,翻译成简谱就是65321,然后成就了一首传世之作。

  按照大宣的审美标准,《沧海一声笑》算不上阳春白雪,但在座的客人听了一夜的阳春白雪,突然听到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曲调,从内心之中感到一阵释然和放松。

  更难得的是,这首曲子之中一份飘逸的洒落和豪迈,很多客人跟着曲调哼唱了起来。

  一名客人满饮一杯,连连感叹:“男儿当如此,武者当如此。”

  曲子一共只有四句,来回吹了四遍,徐志穹收起洞箫,擦拭干净,还给了乐师。

  客人们却还没听够,有人喊道:“再吹一段呀,这曲真好听!”

  一名客官还不忘了文人的风度:“此曲豪迈,当再饮一大觥!”

  乐师接过洞箫,看了看徐志穹,这小伙子还真是俊俏。

  乐师转眼又看了看辛楚,辛楚点了点头,也就是同意了。

  “妾颜凤茹,见过公子。”乐师向徐志穹施礼。

  徐志穹看向了座席上的武栩,武栩也点了点头。

  “我叫徐志穹,苍穹的穹。”

  颜凤茹仔细端详一番,觉得这俊美少年略有些憨直,倒更显得可爱。

  “妾还须在此奏曲,且待今夜席散,再向公子讨教箫艺。”

  徐志穹点点头道:“一起讨教,一起讨教。”

  在客人们的喝彩声中,徐志穹回到了座席上,略显得意的看了武栩一眼。

  他成功拿下一位乐师,今晚有了留宿的机会。

  武栩嗤笑一声,没作理会。

  接下来,又有十几位客人上台演奏,终究是来消遣的,只要技艺不是太差,都能带走一名小鬟,但也有几位客人实在不堪,被送出了阁楼。

  第一道题结束,大厅还剩三十多名客人,台上还有乐师三人,小鬟八人,竞争有些激烈了。

  辛楚出了第二道题,咏歌。

  咏歌就是唱歌,听起来比玩乐器容易。

  实则不然,阁主是要点曲牌的。

  第一个应试的是个年轻男子,辛楚出了曲牌:“请客官唱一曲《忆故人》。”

  《忆故人》算古曲,在时下已不流行,很多版本的填词都已经失传,试题难度挺大的。

  年轻人在席间思忖片刻,冲乐师们点了点头,乐师奏起《忆故人》,男子随曲而歌:“竹叶清清,煦风迟来摇波影,独守空栏最伤情……”

  词选的不错,很应景,奈何这位少年五音不全,一曲唱罢,乐师面色青紫,听众呼吸艰难。

  难得他能唱全一首古曲,辛楚算他通过了,冲一位小鬟点了点头。

  小鬟出列,对少年道:“妾甚喜歌咏,愿向公子讨教。”

  这位少年对自己的歌喉没有准确定位,他以为至少能征服一位乐师,结果上来的是小鬟,这让他颇为不满。

  见少年迟迟不答话,小鬟微微一笑:“既遭公子嫌弃,贱妾又岂敢打扰。”

  说完,小鬟又退回到队列之中。

  少年后悔了,有个小鬟也是好的。

  可后悔也晚了,辛楚端起茶杯,示意送客。

  没有小鬟愿意送他,少年一脸沮丧,自己走了。

  第二名客人道:“我不擅长歌咏!”

  辛楚道:“既如此,客官改日再来。”

  一个晚上就两道题,两道题都答不上来,就别在这浪费时间了。

  客人叹气离去,辛楚接着出题,这一次的曲牌叫《江梅引》,下一位客人听过这曲子,也记得些歌词,唱了两句,忘了一句,幸亏是在席间唱,有周围人提醒,勉强唱完了一曲,也算过关,跟着一名小鬟上了二楼。

  徐志穹一曲接一曲听着曲牌,发现歌词和自己前世熟悉的词牌一模一样,就连格式和平仄都没有太多差别。

  转眼间,轮到了武栩,辛楚盯着武栩看了片刻,出了一首《醉春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