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325(2 / 2)

纠葛,随着当初那一战已经是传得广为人知。

可以说广元帝君、朝元帝君这么两尊准教主级别的强者陨落,灵教名声大损,归根究底皆因玄元帝君当初的嚣张而起。

而做为引发这一切的玄元帝君,心中郁结乃至心中生出魔障倒也在情理之中。

“真是可惜了啊!”

看出玄元帝君入魔的西华帝君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原本想要开口劝说的话语到了嘴边也停了下来。

这种情形之下,想要劝说入魔的玄元帝君,别说是他了,就算是人王当面,怕是也不可能让玄元帝君就此收手。

一朵散发着盈盈青光的莲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浮现在云霄娘娘脚下,踏着这一朵青色莲花,云霄娘娘遥遥看着高天之上那一颗血色瞳孔。

黄淮脚下同样浮现出一朵莲花,将无形的阴诡之力阻挡在外。

看着玄元帝君,云霄娘娘微微皱了皱眉头,抬手便向着玄元帝君头顶的那一颗血瞳拍了过去。

以云霄娘娘的实力自然是一眼便看出玄元帝君不过是一道真灵显化罢了,真正能够带给她威胁的就是那一颗血瞳。

玄元帝君见此情形不禁哈哈大笑,真灵顺然燃烧化作一团血色火焰没入那一颗瞳孔之中,与此同时充斥着无尽恨意的咆哮声响起。

“万方诸魔助我,祭!”

刹那之间,血色瞳孔陡然迸发出一道森然的血光就那么定住了云霄娘娘。

这一道血光极其可怕,哪怕是云霄娘娘施展神通以青莲护体,可是面对那一道血光,纵然是青莲也不过是坚持不到一个呼吸,瞬间崩灭。

血光就那么直直的照射在云霄娘娘身上,原本周身神光滢滢,然而此刻的云霄娘娘周身却是笼罩着一层血色。

无穷的邪恶气息压制了云霄娘娘的气息,以极快的速度消磨云霄娘娘的精气神,竟是让云霄娘娘一时之间如遭遇天人五衰一般,面如枯槁,气息暴跌。

黄淮见此情形也是面露惊愕之色,对于云霄娘娘,黄淮还是极有信心的,虽然说当初在灵教山门前那一战,云霄娘娘手段尽出,耗尽了元气,但是前不久他也是从现世带回了一些云霄娘娘的神像。

虽然说云霄娘娘的实力还没有恢复如初,可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但是看现在这情形,玄元帝君摆明了是手段更盛一筹。

想一想也是,如果说没有足够的依仗的话,玄元帝君也不可能敢来寻云霄娘娘的麻烦啊。

一道身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黄淮身旁,脚踏莲台正是观音大士。

此时的观音大士一手托着羊脂玉净瓶,一手掐着观音印诀,眸子却是落在那空中的血瞳之上,眼中尽是凝重之色。

“嘶,这……这是灵教镇教凶器,太阴戮魂幡,好一个玄元帝君,他这真的是要拼命啊!”

白木帝君等人的见识自然远远无法同西华帝君这位活了不知多久的老古董相比。

到了此时西华帝君已然认出了玄元帝君仗之对付云霄娘娘的宝物到底是什么。

白木帝君几人此刻正自聚集在西华帝君身旁,闻言不禁看向西华帝君道:“帝君,这就是传说中的太阴戮魂幡吗?”

西华帝君目光仿若无意一般瞥了黄淮一眼道:“太阴戮魂幡乃是灵教第一凶器,昔日灵教教主更是仗之咒杀一尊教主至尊,可谓天下间数得着的凶戾至宝,但凡是被其锁定,可谓是不死不休,纵然有无上神通也难以摆脱。”

很明显西华帝君这话是故意说给黄淮听的。

就在说话的功夫,云霄娘娘已然是在血光侵蚀之下变得形如枯槁,周身散发着一股破败、寂灭的气息。

“娘娘!”

黄淮忍不住惊呼一声,正欲动手相助,便见云霄娘娘眼眸之中闪过一道璀璨的神光,定睛看向黄淮还有观音大士道:“此物凶戾至极,尔等万万不可沾染,吾自有自保之道。”

观音大士同样是冲着黄淮摇头道:“道友,云霄道友所言甚是,此物凶戾只怕可比那钉头七箭书了,一旦道友出手,牵动因果,咒杀之力降临,以道友之道行,怕是扛不住一个呼吸便要烟消云散。”

黄淮闻言不由得面色微微一变,再看那空中的血瞳,眼眸之中已经满是忌惮以及凝重之色。

能够让观音大士将之同钉头七箭书相提并论,黄淮如何不知此凶器的可怕。

“礼赞无量天尊!”

正当黄淮为云霄娘娘担忧不已的同时,就见形如枯槁的云霄娘娘周身笼罩着一股血色,只有眉心处尚存一团盈盈神光,但是那一团盈盈神光在血光侵蚀之下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黄淮忍不住看向身旁的观音大士,他不知道观音大士如今恢复了几分实力,可是为今之计,黄淮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观音大士身上。

当然黄淮还有最后的一个底牌,那就是其识海之中当初伤上清灵宝天尊所留下的那一道青萍剑虚影。

黄淮相信只要他祭出那一道青萍剑虚影,必然能够破灭一切,可是黄淮却是不知道,自己一剑斩了那什么灵教至宝,到底能不能够化解云霄娘娘的危机。

观音大士仿佛是感受到了黄淮的心意一般,冲着黄淮微微摇了摇头。

哪怕是有海量的香火愿力,但是有一点却是不可否认,那就是观音大士通灵显圣归来的时日终究太短,便是实力恢复再快也不可能强过云霄娘娘。

黄淮见状不禁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隐隐的想要勾连识海之中那一道青萍剑虚影。

不过就在此时,云霄娘娘礼赞天尊话音落下却是就那么盘膝而坐,口中诵经道:“天道朗朗,鬼道蒙蒙,人道杳杳……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混洞赤文。无无上真。

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朗三景。是为天根。上气复祖。唯道为身。

五文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

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劫仞。若存若亡。三华离便。大有妙庭……”

诵经声入耳,黄淮不由的精神为之一振,忍不住惊呼一声道:“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