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熊大熊二43(2 / 2)

“那调查还有没有继续?”感叹声落,他问上一句。

赵宁安答道:“这我就不清楚了,我不负责这一块儿,我说的这些都是听说,具体什么情况,你得问具体负责的。”

“谁在具体负责?”

“郑鲁钧,我说的这些就是他告诉我的。”

“那留影照相馆谁在负责?”

“还是他。”

“王功呢?”

“他另有任务,具体什么任务就不知道了。”

……

新的一天。

吃过早饭,苏林洋拿着由沈君舟签发、盖有军统局大印的公函,带上范戎和苗义,坐上徐京生开着的那辆轿车,来到了设在天府街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二厅。

新闻从业人员的登记工作现在就是由这个厅在负责。

政治部第二厅设三、四两个处,每个处设两个科,负责记者登记的是三处一科,科长屈众泉。

向屈众泉出示证件和公函、讲明来意之后,三个人被带到了一个单独的房间里,而后一名中尉军官拿着几本登记簿和几支笔、几个工作簿走进房间,放在了苏林洋面前的桌子上。

“你们要的资料全都在这里了。”放下登记簿以后,军官说上一句。

“麻烦你了。”苏林洋客气一声。

军官客气说道:“算不上麻烦,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你们要有什么需要,可以来找我,我就在隔壁。”

话说完,军官转身离去。

“林洋,要我们查什么?”军官走后,范戎问道。

苏林洋没有告诉范戎、苗义来这里干什么,他没有把调查记者的任务告诉两人。

“查这里面谁是日本特务。”苏林洋答道。

“这怎么查?”范戎又问。

“看照片。”

苏林洋一本正经的胡说一句,然后开始翻捡桌上的那几本登记簿。

范戎一脸怀疑地盯着苏林洋那张一本正经的脸,“看照片就能把日本特务看出来……这怎么看?”

苏林洋没看范戎,翻着手里的一本登记簿,继续胡说,“阳光下,三十度角,是日本特务的,照片上就会显出‘日本特务’四个字来,不是的就没有。”

范戎嘴里哼哼道:“我还没有鬼上身,没你那本事,我呢就不打扰了,我到边上待着去——能者多劳,你一个人慢慢去三十度角吧。”

说着话,范戎从身上摸出烟来,给苏林洋和苗义一人扔去一支,自己则来到风扇前坐下,点燃手里的烟,打开风扇,美美地享受起来。

“组长,我们来这里找什么?”苗义凑了上来,问道。

范戎是好友,玩笑话随便说,苗义不是,属于玩笑这一类的话是不能够去说的,这点分寸他还是有的。

苏林洋没有回答,反问,“如果日本特务以记者的形式对我方进行渗透,你认为在什么时间是最为合适的?”

苗义没有多问,想了想,答道:“是在咱们军统成立以前,日本人如果要渗透,只能是在这个时候。”

两世记忆,苏林洋清楚苗义为什么要在军统前面加个“咱们”二字。

军统分为戴老板掌权之前的军统和戴老板掌权之后的军统。

戴老板掌权之前的军统,军统局是属于CC系陈氏兄弟的,军统局里的大小事务,由局长、掌控CC系陈氏兄弟的弟弟陈祖燕说了算——内设三个处,戴老板领导的复兴社特务处排在第二,为二处,排在第一位的一处是陈氏兄弟的亲仔特工总部,三处属于打酱油的新闻检查处;

陈局长一早对戴老板的二处并没有什么心思,不过在民国24年,戴老板吃下了南昌行营调查科以后,陈局长便有了心思,想把戴老板的二处收编为自己的马仔。

戴老板有蒋某人撑着,也不怵陈局长,除了只认蒋某人外,还严令二处特务,不得和二处以外的特务有任何形式的往来,不管公事还是私事。

双方明争暗斗,相互掣肘、相互拆台的事情都干了不少。

但这也是蒋某人要达到的目的,观察陈氏兄弟的野心,测试戴老板的忠心。

蒋某人目的达到,认可了戴老板的忠诚,于是便在国民政府迁往江城以后,于民国27年3月,将凑在一桌吃饭的三家人拆分,一处变成了中统局,二处领了军统局的牌子,三处变成了军委会特检处——原先的处长丁勒生没能保住处长的位置,便转道上海,投降了日本人,在极斯菲尔路76号,和李平昌一道,把中统曾经用过的“特工总部”这块牌子给立了起来,当起了伪特工总部的主任。

也因为陈祖燕生出的心思,之后的中统受到了蒋某人的压制。

中统局和新军统局的成立,让彼此的分工开始变得明确,对日反间谍工作又重新回到了戴老板的手里。

有了具体负责,各种制度、条例和审查开始出笼,日本情报机关想要在这之后通过正常途径对国统区、对大后方进行渗透,是非常困难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