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士绅天下53(2 / 2)

张溥现在还名声不显,但两年后,此人抓住魏忠贤倒台但阉党逆案未定的窗口期,在苏州领导了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的运动,一时之间名重天下。到了崇祯三年,他就组织起了名震天下的复社,江南文社几乎归于一统。

复社名义上只是一个大型备考交流班,以切磋时文为主,但实际上其政治意味很浓厚,且具有一定组织度,虽然松散但毕竟不像东林党根本没有组织。

且复社以青年士子为主,规模远比东林党庞大,同时又和东林前辈同气连枝,可以说在崇祯一朝都是风光无限。他们虽然不能决定军国大事,但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地方官甚至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得罪复社。

别说地方官了,连内阁首辅周延儒都千方百计要和复社搞好关系,在被温体仁搞下台后,甚至要靠张溥运作重新入阁之事。

而曾经背叛过东林党的阮大铖,为了跟复社讲和,在张溥运作周延儒复相一事中自掏腰包下了血本,但事后复社仍不领情,阮大铖终崇祯一朝难求一官。甚至在其为避战乱居于南京时,复社士子公然贴大字报将其赶出留都。

许一龙见林海笑而不语,似是仍想作此打算,又接着道:“即算林兄真能找到这么一人,又资助其结成了千人大社,此人定然会爱惜羽毛,怎肯为了林兄的生意上下奔走?”

林海笑了笑道:“贤弟说得是,是愚兄异想天开了。好在愚兄的买卖也不大,在舟山有洪道尊罩着已是绰绰有余,这都赖贤弟之力,他日愚兄定当有以报之。”

许一龙摆摆手道:“林兄太客气,你既是李世兄的义弟,那就和我的亲哥一般,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

说话间,博望号已在许一龙带来的伙长指引下靠岸,许一龙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岛道:“此乃梅子岛,俗称梅山,所以此地名为梅山港。”

林海略带唏嘘地点点头,后世的宁波梅山岛因保税港区而闻名于世,但四百年前不过是方圆不到半里的一个小岛,一时之间颇有沧海桑田的感觉。

他转头看向陆地,只见港口西北方向有一座小城,正对他的城墙约有一里多长。城墙是夯土建筑,没有包砖,高约两丈,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城楼上有几个士兵正在向博望号瞭望。

林海问许一龙:“这里有官兵?我们的船停在此处不碍事罢?”

许一龙笑道:“有官兵才好,如今浙江海上都是些小毛贼,借他们七个头八个胆也不敢来此撒野。”

林海见他胸有成竹,放下心来道:“这是哪一部驻军?”

许一龙道:“这里是霩衢千户所,你看这里负山面海,人迹罕至,我们就在此处泊船,换乘霩衢所的兵船去宁波府城。”

林海心下了然,看来浙江毕竟不是福建,许家的根基远没有那么深厚。这霩衢所位于穿山半岛的南部,和宁波腹地被山脉隔开,在这里走私较为隐蔽。

他听许心素说过,以前许家从浙江进货都是走的陆上水路,效率极低。自洪承畴出任浙江海道以来,他们才获得一处可靠的港口。如今看来许心素所说的就是这梅山港,不过尚须借霩衢所的兵船将货物转运至此。

为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林海下令所有船员均不得下船,并留下石壁在船上坐镇,以免水手上岸闹出事来。

他自己则和许一龙一道上了霩衢所的冬仔船,这是一种小号福船,长约七丈,吃水仅六七尺,又名海沧船,是东南沿海最常见的水师兵船之一。这种船型帆橹皆备,轻巧灵便,在近海和内河均可航行。

林海乘冬仔船绕过穿山半岛,自甬江入海口溯江而上,直抵宁波府城。谁知到了海道衙门,洪承畴却不在,衙中胥吏说是去省城杭州公干,预计还要过几天回来。

许一龙于是对林海道:“既然洪道尊不在,我们便只好等几天了。小弟在此处也有几个熟识的朋友,正好去拜访拜访,不知林兄有何打算?”

林海知他不便带上自己,趁机道:“贤弟请自便,愚兄久闻绍兴乃人文荟萃之地,正好去游览一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