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刑讯逼供(2 / 2)

这海上的快慢可没个准。尤其现在,华南海上刮的是东北风,回台湾是近迎风航行,可不比顺风时那么快,某些航段甚至可能需要不停戗风走之字航线,那就更是龟速。

若是黄程和郑芝虎的人先到,郑一官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到时李旦还蒙在鼓里,八成要遭了暗算。

林海索性放开李国助,站起身来指天起誓:“兄弟的诚心,天地可鉴,若有半句虚言,管教天打雷劈。老兄要是还不信,就把那黄程和郑二官诳来此处,只消一炷香功夫,兄弟定教他们招个干净。”

李国助爬起身来,踌躇片刻道:“就依你言,只是委屈先生在此稍歇,等着那舅甥二人到来。”

林海知道李国助怕他跑路,干脆道:“既如此,兄弟先睡会子,为着老兄的事,昨晚可是没有睡好。”

他干脆躺到客栈的床上,和衣而睡。李国助看他如此做派,心里信了七成,他把那碎在地上的钧窑瓷杯一片片拾起,满是胡茬子的脸上一片煞气。

当天下午,黄程和郑芝虎来到了吴记客栈,刚走进天字一号房就被李国助下令拿下。按照午饭时林海的交代,两个人要分开审讯,郑芝虎被押到客栈另一端的房间,林海决定先从他入手。

他坐在藤椅上打量着被五花大绑的郑芝虎,这小子十五岁就跟着他哥来澳门闯荡,十七岁又和郑芝龙一起去往日本,说起来今年也就十八,不过是后世高中生的年纪。

林海吹着手中的茶水,头也不抬道:“说说罢,昨日下午和你阿舅在书房里说些什么勾当?”

郑芝虎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梗着脖子吼道:“老子打小不读书,从不去什么鸟书房。”

林海嘿嘿笑着:“此话当真?等会子问完你阿舅,要是另一番说辞,可莫要怪爷爷手辣。”

郑芝虎继续嘴硬:“但有半句虚言,我便是丫头养的。”

林海又盘问了一会他昨天下午所做的事,接着就带李国助去审黄程。同样的问题,这老小子却抖个机灵,捡了些和郑芝虎说过的其他话来搪塞,默认了郑芝虎昨天去过他的书房。

只一个问题,毫无准备的舅甥俩立马穿帮。

接下来就是刑讯逼供的戏码,林海用了最简单的老虎凳。李国助手下把黄程绑在椅子上,双脚置于面前的横凳,两条腿与上身呈直角,接着就开始在他的脚踝下垫砖……

加了两块砖后,在黄程杀猪般的嚎叫中,林海笑眯眯凑近道:“还要死鸭子嘴硬?你外甥都招了!我劝你老实交代罢,看在你我棋友份上,我向李大公子求求情,或者可以饶你的家人不死。”

他突然收住笑容,劈头冲黄程大吼:“快说!红毛给郑一官的是什么毒药?”

黄程吃痛不住,又听林海连红毛给的药都知道,心理防线一下被摧毁,很快将昨天和郑芝虎的谈话一五一十交代了。

郑芝虎倒是硬气一点,这家伙有个诨号叫“蟒二”,在后来的郑氏集团中素来以勇悍著称,与其兄郑芝龙并称“龙智虎勇”。

这小子咬着牙打死不招,加了三块砖竟然还硬挺了一炷香功夫,让林海禁不住对他刮目相看。

等到第四块砖一加,什么蟒二?什么虎勇?统统都不好使了,竹筒倒豆子一般招了个精光。

~~~注~~~

“风有八面,唯当头不可行。”——出自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帆船在逆风行驶时,当头风是不能行船的,但在与逆风错开一个角度时,可以通过调节帆角,靠帆面的拉力前进。这个角度对于现代游艇帆来说一般不能小于34度,古代的纵帆船(中式帆属于纵帆)不能小于45度,横帆船不能小于60度。(逆风30-50度一般称为近迎风,所以横帆船基本不能做近迎风航行。)

在逆风或横风行驶时,由于帆角较大,船体同时受到横向力,因此会产生横漂,为保持航向还需让船舵偏转一个小角度(沙船的披水板和广船的中插板也可减小横漂),这就是所谓的“见风使舵。”

那如果目的地正好在当头风方向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不断地迎风换舷,走“之”字逆风前行。这种频繁转帆转舵,不断改变航向的逆风行船操作,被称为“戗风”,也称“抢风”、“调戗”、“掉樯”,需要十分高超的操船技巧以及水手间娴熟的配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