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出兵182(2 / 2)

郑廷球在一旁问道:“总座,什么事这般高兴?”

林海笑道:“明年大员将会上演一场好戏,你等着看就是了。”

<divcss=&ot;ntentadv&ot;>郑廷球回来后没几天,许乐天又从厦门过来了,说是福建都司洪先春在郑芝龙手下大败而归,如今巡抚朱一冯又在檄令金门游击卢毓英和洪先春合兵进剿,并且把福建总兵俞咨皋调到了中左所坐镇。

这一战林海倒是知道,后来卢毓英被郑芝龙生擒了,但却被后者亲释其缚放了回来。卢毓英大肆鼓吹郑芝龙可抚,结果却被俞咨皋下狱了。

直到崇祯元年朱一冯被罢免后,福建水师被郑芝龙揍得实在没脾气了,新任巡抚熊文灿才把卢毓英从牢里放出来,负责参与招抚郑芝龙。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卢毓英说的确实是对的,朝廷招抚郑芝龙并没有错,在当时这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至少就崇祯年间来说,郑芝龙受抚后起到的作用还是正面的,不仅安定了东南沿海,还多次出兵去广东、江西剿匪。南明时他挟隆武帝以自重,后来又降清断送了隆武政权,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不过这些跟林海都没关系,对他来说,郑芝龙是一定要剪除的拦路虎。

“林兄,如今俞总戎已经到中左所坐镇了,家父让我来问问你这边何时可以出兵?”许乐天说完福建的情况后问道。

“至少还得一个多月罢,我这边和土人的战争还没结束,另外我还需要一批火药。”林海趁机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许乐天闻言道:“火药好说,俞总戎正在调集福建各地的军队和物资,林兄的船队到中左所后,要多少有多少。”

“那上次说的教堂那事,令尊是什么态度?”林海接着又问道,由于李旦曾被西班牙人坑过,所以他有点担心许心素不同意。

“这事就更好说了。”许乐天说着又道,“不过如今福建沿海正在打仗,就不知道林兄说的那几位神父愿不愿意来了。”

“他们肯定愿意去的。”林海对此十分肯定,天主教对传教热衷得很,这也是他认为可以把多明我会绑在自己战车上的原因。

送走许乐天后,林海从淡水来到了基隆。前不久,会友公司把陆军部和海军部都迁到了基隆,其中陆军部占据了社寮岛,海军部则在台湾本岛上与社寮岛遥遥相对。

当然,海军方面还有不少货船和水手仍在淡水,停泊在基隆港的主要是战船,这里的港口条件比淡水更好。

社寮岛上的要塞已经修建完成,山下的棱堡被命名为基隆堡,山上的圆堡则叫镇海堡,陆军部的营房就位于基隆堡内。

当然,目前实际已经入驻的只有新组建的炮兵局,陆军部其余人员还在宜兰与土人苦战。所谓苦战并不是战斗本身有多么难打,主要还是在山中搜索敌人的过程十分艰苦。

会友公司在宜兰地区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大部分噶玛兰村社都已接受铁之王武朗的统治,被迁往台北的丘陵地带。

剩下的少部分村社,要么已经被消灭,社民沦为奴工,要么就是已经躲到平原边缘的山区,和会友公司以及铁之王的联军玩起了捉迷藏。

目前这样的村社还有四五个,总人口大概在一千多人。这个进展比林海预想的还是要快很多,主要得益于他不是一味地斩尽杀绝,而是给了噶玛兰人成为铁之国子民的第二选择,否则战争只怕会绵延十余年之久。

铁之国的人口已经膨胀到了近三万人,和万华的汉人移民数量基本相当。这并不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因为铁之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贸易国家,并不像过去一样平均每个人需要占有一大片土地才能养活自己。

从会友公司的角度来看也并不亏,虽然与铁之国的贸易要消耗大量粮食,但比起收获的硫磺、火山灰、鹿产品和海鱼来说并不值多少钱。

财务司有过计算,公司和土人之间的贸易,平均利润率在一倍以上,这是按照把硫磺之类的卖到福建后的价格计算的,实际上这些东西都是公司在自用,武朗那边负责送货上门。

“国毅,炮兵训练已经有小半个月了,你看何时可以与其他战兵局开展合练?”林海站在基隆堡东北侧的三角棱堡上,隆隆的炮声从不远处传来,这是陆军部新组建的炮兵局在开展训练。

“炮兵局的炮手们本来就会打炮,只要熟悉一下各自负责的炮,其实就可以开展合练了。”吴国毅在一旁回道。

炮兵局现有四十门炮,其中十门是大威远炮,三十门是1磅佛郎机炮,每门炮用两头骡子,一头用来驮炮,一头用来驮弹药。

炮组的人员配置方面,大威远炮是五人,其中有两人是从海军部调来的炮手。佛郎机炮则是四人,其中有一人是海军部调来的炮手,其余人员都是从辅兵中选出的。

炮兵局的试局长原本也是辅兵队长,名字叫江雨,今年二十五岁,生得瘦瘦高高的,长相颇为斯文秀气。

虽然年纪不算小,但江雨十分好学,在他还是个普通辅兵的时候,把自己一半的军饷给了队里识字的战友,让他教自己识字。

正是这件事让林海注意到了他,把他提拔为辅兵队长。受此启发,林海在陆军部也开办了一个夜校,专门从万华义学调了几个毕业生过来当老师,当然这个夜校是不收费的。

听到吴国毅的话后,林海点了点头道:“那就尽快把陆军部的战兵们从宜兰调回来罢,那边交给海军部和武朗的军队就行了。”

他说着又道:“福建水师已经在郑芝龙手下败了一阵,目前沿海都已戒严,物价涨得比预想的更快,我们不能再一直拖下去了。”

吴国毅闻言肃容道:“总座,我们什么时候出兵?”

“大概一个月后罢,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林海看着远方天海交接的地方回道。

天启六年十一月底,会友公司留下海军副司令郑廷球统筹东番防务,除警备司和海军部少量水手之外,所有战斗人员全部登船,从基隆港启程向中左所进发。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