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不错,我们必会打回长安城!136(1 / 2)

“所以,大炎绝对没有强逼着我。”

“这是挣钱,不是服徭役,我们陛下可从来就没有提过徭役这件事。”

“其实…相比于大唐的单样化,你们可以理解为各司其职。”

“比如大唐都要服徭役,每家每户也都需要种田,但我们大炎不用。”

“好比我,我不喜欢种地就没有种,而是在做眼下这份工作,以此换取工资,然后用这工资去买粮食。”

老人侃侃而谈。

杜如晦错愕:“那你们粮食够?”

如今大炎这个模式,看起来的确更利害。

但是粮食问题呢?

大唐全境即便所有百姓种粮食,每年都会有蝗灾,甚至都有人因此饿死。

这还是中原地带,土壤极好。

若换到这极北之地,土壤根本没法种地,不然突厥也不会不耕劳作,整天只想着南下抢劫了。

可以说。

幽州以北,这就是一堆废土!

“粮食肯定够,哈哈哈,我们有亩产千斤、而且耐造的宝贝呢!”

老人笑的很是敞怀。

而这番话。

直接让杜如晦和秦琼等人,愣在原地。

亩产千斤?还能重在北地生产?

这!

这是何等逆天的粮食作物!!

他们瞪大眼睛,一脸不敢置信。

倒是旁边的柴绍,满脸苦笑。

上次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土豆。

而回去后。

便把此消息传回了大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消息没有传出来。

柴绍心中也有猜想。

大概是….李世民看到这个亩产千斤的神物,惊为天人,或许又是不敢置信。

为了怕影响深远,也就把这消息给藏了起来。

更甚至!

柴绍认为,这次大唐使节团出动,明知大炎是敌人也要派来,便是自家陛下基于土豆之事,想一探究竟的。

有很大的原因。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猜测。

此刻。

老人望着他们震惊的眼神,笑了一声:“不信是吧?这也正常,起初我也不信,等我看到后信了之后,后面来的人一个个也是不信,到最后亲眼目睹后便都知道了….我大炎陛下!便是上天派下来的天子,真正的天子!!!”

说到这,他眼神狂热。

望着天,张开双手。

声线颤抖。

“也唯有真正的天子!才能赋予这一切,创造着神奇的一切!”

“再想那大唐玄武门之变登基的天策上将,他得位不正!也不护着百姓,亲眼看着突厥一个个把我们杀死而不作为,他不是天子,我们大炎陛下杨宽才是!!”

“迟早有一天,我们大炎,一定会打回去的!!”

他声音慷慨激昂。

明明是底层的他,竞也在….替大炎整个国家考虑问题。

而这便是归属感了。

如后世的华夏,许多人虽然对国家发展指手画脚,外行人说个不停,但这一切都是好的事情,只因为他们是真想为国家好。

虽然….他们的建议如垃圾一样没什么用,但至少有心。

而若是没归属感的国家。

好比大唐国内,许多地方都在温饱线徘徊,甚至经常有人饿死。

生存都成问题,谁管你叫大唐还是大炎还是突厥?只要给吃的,你就是咱爹!便认可你这个国家。

这也是后边为何汉人迎满清入关。

吃都成问题,谁还管自己是不是汉人?哪怕是突厥人给吃的,他们也给打开关卡。

此刻。

望着那激动到癫狂的老人,杜如晦虽心里气急他如此辱骂李世民,也否认他们秦王府旧臣的伟大政变。

但…

他也充满了无力。

未来的大唐,该当如何挡住这个恐怖的帝国?

眼下。

也就土地和人口限制住他们,等他们发展起来后,可怎么办?

当然!

杜如晦也知道要趁崛起时掐死,但现在….大唐,也有心无力。

家里一堆事没处理呢。

陛下与世家的矛盾,也随着科举日渐激进。

大唐南边,还有个占山为王的江东。

内斗不止,如何对外?

恐怕一股气对外时,那家里的世家,直接揭竿起义吧?

届时。

内忧外患,如何处理?

大唐是真的有心而无力。

杜如晦如今,也只能是寄希望于突厥和高句丽了,希望他们能好好限制住大炎崛起,等大唐处理完家里事,就可以一致对付大炎了。

而其实…

大唐有如此内乱,也不缺乏李宽的计划。

他听从首席的建议,将娶荥阳郑氏家主小孙女郑嫦娥为妻,以此为跳板把郑家绑在战船上。

虽然娶了个不知道样貌,也不知道性格,更不知道其他的女孩为妻,但楚王也因此得到了助力。

郑家,开始不断尽心尽力的在大唐里搞事情。

如今大唐内乱不止的局面,有很多地方背后….便都有郑家为推手。

这个时代,世家当真是无比恐怖的。

具体也可以参考后世的星条国,尤太人占据许多重要位置,不需要战争便可操控星条国进攻方向。

经济与舆论占领,永远比什么都重要。

而大唐的世家,只比这些更加厉害。

也就天策上将千古难出几个,不然如今只怕是世家执掌的大唐,就好比随便杨广不听劝,那他的隋朝便两世而亡了。

“好了。”

“这个亩产千斤的神物,我说了也没啥用,我也不太会有声有色解释它的伟大,反正….等以后你们自己看到就会明白了。”

“总之吧,我们就算是不种地,单单靠着这一个月的工资,都能活的不错啦!”

老人眼中疯狂褪去,笑容绽放,笑得很是开心。

周围和他一起歇息的工人,也都是连连点头。

“是啊,大唐那里太苦了,我说你们几个我看年纪也都不小了啊。”

“要不….别回大唐了,留下来吧?留下来养养老。”

“我听说啊,最近陛下的智囊团,还在研究什么具体工龄退休、老人补贴等这些,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反正都很有利!有利于你们这些老人。”

“这些在大唐绝对是没有的,你们还回去干什么?每年你们还要服徭役吧?”

“大唐那地方,真的是太落后了,不要拿大唐和大炎比。”

“就是就是。”

“…….”

其他人,也都是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

杜如晦一时语塞。

秦琼、孔颖达他们则都是呆住了。

给钱?

这服徭役不会给钱的,这做的怕是打零工吧?

怪不得这么多人,都在干活!

敢情干活更多,钱给更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