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诸葛闻德与贾诩的对决150(1 / 2)

襄阳,军师府东十三里,是马良的另一处旧宅。

这里乃是昔日马良年幼之时,为了避免被打扰,潜心修学而盖造的一处别院。房舍不多,只有三五间而已,小院之中早已荒凉,连院中的那口老井,也已经被积土尘沙覆盖,难以寻觅踪迹。

但此时,这个院落却又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连那些早已破败开裂的门框窗棂子,都被重新修葺,还刷上了锃亮的黑油漆。

整个宅子看起来,犹如一处修养天年的别墅一般。

但五间相连的大房,却被一个巨大的铁栅栏围住,反复一只由铁条织成的大碗,扣住了大宅。

房屋之间,往来穿梭自由,丝毫不受限制,但是想要逃出房舍,却难如登天。

“张叔叔,你在这里安心静养,我家主公和军师并不难为你。至于其他的嘛,你多想也没用。”

关平带着仆从,将装满了各色美食的食盒摆放在大堂中心的桌子上,一般对张辽笑着说道。

他奉军师诸葛明的将令,从江夏把张辽带到了襄阳,关押在这里。逾期说是关押,不如说是软禁。因为张辽行动自由,并无镣铐枷锁的束缚,也没有狱吏的责难和刑审。

“关平,伱父亲呢,我要见他。”

张辽心里烦闷,似有无限的疑问,想找关羽问过究竟。

“我父亲在太守府与我家军师议事,不便前来。再过两天,我俩便启程回江夏了。叔叔在这里安心居住,饮食起居自然没有人为难。叔叔只管放心。”

关平轻轻笑着说道。

“你父亲是怎么知道我会走江夏的?那天大雾弥漫,我们走的又轻,可谓神不知鬼不觉。”

张辽败的心服口服,只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而败。

关平哈哈一笑,替张辽斟了一杯酒,端起来递到了他的面前,说道:“叔叔,坦白讲,我也不知道。恐怕父亲也并不知道。我们都是奉了军师诸葛先生的命令,教我们在某天在某地设伏,你必然前来自投罗网。即便是擒获你们船只的狼牙铁索,也是军师锦囊计中的安排。我们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诸葛闻德!

就是那个智算天下,连败丞相的诸葛闻德?

我与陈群相遇乃至营救陈群,不过是偶然之事。若不是赶巧碰上,也许我已经驾船往合肥去了。

这种机缘凑巧的事,诸葛闻德是怎么算出来的。竟然便遥控指挥,让关羽设计定谋,将我擒获?

“诸葛军师,也在襄阳吗?”

张辽好奇心起,脱口问道。

关平淡淡一笑,迭两个指头,往西一指:“诸葛先生的军师府,便从这里往西十三里。并不遥远。”

正在这时,一名小校匆匆而入,躬身说道:“将军,关将军请你速速回太守府,军师叮嘱之后,便要回江夏了!”

关平点头,转身走到桌前,端起酒壶,又给张辽满上了酒杯。

“叔叔,他日有缘,再当把酒言欢,小侄公事在身,不能陪您痛饮,实在可惜。小侄就此别过了!”

关平说罢,转身匆匆出了宅门,随着一阵打马疾驰的声音逐渐远去,一切又恢复了安静。

张辽眼睛望着西方,葱葱密林,挡住了视线。

他恨不得纵深云端,到底看看军师府是什么模样,那个一直算计丞相的诸葛闻德,到底是个何方神圣!

……

许昌,世子府内。

“世子着急唤我前来,所为何事?”

司马懿穿着一身黑衣,佝偻着身子,抱着双肩,一副极度邋遢的模样,令人观之生厌。

曹丕甚至不明白,明明身材挺拔,长相也说得过去的司马懿,为何总喜欢打扮的如此不堪!

许昌的氏族,乃至朝中的大臣,都对他全无好感,再加上他鲜少主公于人搭讪,所以在许昌里,人们常常笑谈说:许昌城有两个孤家寡人,一个在九重深宫里,一个在司马家的府里。

“仲达,昨夜收到宛城的密报,那个荆州的诸葛闻德,又给父亲来信了!”

曹丕皱眉说道。

“信无好信,看来丞相又被诸葛闻德所算,陷入困境了。”

司马懿轻轻理了理凌乱不堪的胡须,低声说道。

“仲达真神算也!”

“也不知道如何搞得,张辽带兵往合肥,却在江夏为关羽所擒。如今诸葛闻德写信给父亲,要父亲拿我和三弟二选其一,往荆州换取张辽!”

“这个诸葛闻德,我与他无冤无仇,为何如此害我!难道我躲在许昌,还逃不开他的算计?”

曹丕心神大乱,气急败坏的说道。

司马懿并不说话,默默的往前走了几步,从曹丕的指间拿过那封从宛城发来的折报,仔细看了一遍之后,骇然说道:“好毒的计谋,丞相若不舍弃爱子,则要承担见死不救的罪名,三军士气也要遭受打击。若以你们兄弟换回张辽,以后荆州扣押质子,投鼠忌器,便难以放开手脚攻打了!”

“恐怕丞相已经陷入两难决的境地!”

曹丕面色更加难看,听到司马懿如此分析,似乎父亲并非断然回绝走马换将一事,而是踌躇难决,极有可能答应下来!

毕竟父亲一生的夙愿便是平定四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昔日大哥曹昂之死,他都可以放过,而将贾诩纳入麾下。

既然可以为了一个谋士而放下爱子被杀之仇,难道便不会为了张辽这种天才神将,而将自己的儿子再次推出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