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天下无双161(1 / 2)

鲁肃和诸葛亮二人趁着月色,弃了车驾,缓步前行。

此刻已入丑时,大街荒野,皆无人迹,只有寥寥几处早出的虫儿,偶尔发出几声有气无力的鸣叫。

“孔明,天下纷乱,群雄四起,战火扰攘,征伐不休。未来局面,你怎么看?”

鲁肃一边走着,一边转头看着诸葛亮,满含期待的问道。

卧龙先生的名声贯于四海,他每次与诸葛亮对话,总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孔明的学识和见解,都远胜于他。

诸葛亮缓步往前走着,仰头看了看天上皎洁的明月:“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是至理,也是规律,违拗不得。”

“然则合分大合与小合,分也分大分和小分。”

鲁肃轻轻“哦”了一声,好奇的问道:“何为大合小合,什么为大分小分?”

诸葛亮泰然笑道:“周末分七国,此乃小分。七国纷争,后并入秦,此乃大合。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秦末天下义军烽起,称王称霸者数千万计,此乃大分,然最后弱肉强食,互为兼并,遂至楚汉相争,此为小合。楚汉纷争四年,项羽不敌,乌江边自刎而死,大汉一统天下,又是大合。”

鲁肃点了点头,深以为是,又低头思索片刻,抬头说道:“桓灵二帝宠信十常侍,导致天下大乱,董卓入京,十八路诸侯讨伐。至此大汉名存实亡,可谓之大分。其后董卓身死,吕布代之。曹操征战多年,吕布、袁术、袁绍、公孙瓒等相继身死。如今只留下天下几处军阀,割据地面,彼此牵制,可算得上小合吗?”

诸葛亮停下脚步,淡淡的说道:“虽是小合,依旧不够。汉中张鲁、益州刘璋,无才无德,皆是承先辈之余荫。天下太平,尚可延口残喘,虎狼当道的时候,只有被吃掉的命运。西凉马超,虽有勇力,但智谋不足,若要生存,只有投靠智者。”

鲁肃神色忽然变得紧张,双目睁的老大,在月光下荧荧闪光,盯着诸葛亮问道:“以卧龙之间,天下大势,终究是如何?”

诸葛亮不言,再次起步往前走去,鲁肃跟随,与他并肩同行。

他知道此时诸葛亮也在深思这个问题,所以并不急于追问,耐心的跟随等待。

二人如此沉默,又行了三五里。诸葛亮又忽然停下了脚步。

“若以我之力,当成鼎足之势。方为小合!”

鲁肃紧张的问道:“何为鼎足之势?”

诸葛亮目光严峻,一改平时的闲散浪荡之态:“江东守六郡八十一州,平定山岳,占据一席。我主刘玄德固守荆州,西入巴蜀,取汉中和益州,稳坐一席。曹操实力雄厚,人才济济,不论兵力钱粮,皆是你我两家所不能比,纵有失败,不至于伤动根基,三足鼎立,缺不得他。”

“至于马超嘛,偏守一隅,他又不是安分之人。想要动兵,他又不是曹操之对手,我料他早晚必败于曹操,归于我主。”

鲁肃点了点头,巴蜀汉中,与江东远隔,他本来便无野心。至于荆州,他只希望刘备能与江东同心同德,对抗曹操,两家并存,只是周瑜思虑太多,唯恐荆州势大之后,欺负江东。

但鲁肃却私下认为,以诸葛亮的品行胸襟,不会做出败坏盟规,伤害盟友的事情。

鲁肃忽然想起一事,心中忽然紧张,砰砰乱跳,声音也有些发颤的问道:“孔明,你刚刚以伱之力,可成三家鼎足之势。这句话,又是什么深意?”

诸葛亮傲然抬手指月,目光中忽然满是崇敬之意!

“恕我冒昧直言。以我观之,我兄长诸葛闻德如皓月当空,明照万里。肯与你江东结盟,已属恩惠。以他的智谋韬略,天下只有大合,没有小合。大合只有一家,即我主刘玄德。孙曹两家,早晚为其所掳!”

鲁肃骇然,失声问道:“然则诸葛军师,其意若何?”

诸葛亮摇头说道:“我兄长心怀天下,计议民生。平生夙愿,便是‘止戈’。”

明明有一统天下之才,却以微弱之势,心怀“止戈”之念!

鲁肃再次震惊于诸葛闻德的仁德。但他私下之中,却也不禁怀疑:唯有强者,才能止戈,若荆州不能盖压曹操,恐怕永远难以止曹操之“戈”!

二人再走数里,虽是春日,但凌晨的寒气逐渐浓厚,平地之上,也升起了茫茫雾气,一阵微风吹过,两个人各自不自觉的打了个寒噤。

鲁肃忽然想起一事,看着紧紧抱着肩膀抵御寒气的诸葛亮说道:“曹操两路分兵,盖因他实力雄厚,兵力更足,我江东却比不了。若主公明日同意合肥之战,柴桑的兵力又是个问题,且柴桑无战将,无军师,皆赖周瑜一人,一人难分两地。”

诸葛亮耸了耸肩,猛然击出两拳,周身的血脉通畅,寒意便少了许多。

“合肥之战,只可速战所觉,战机稍纵即逝。曹操阵中也有能人,万一察觉,及时补救,悔之晚矣!”

“至于战将军师嘛,不足为虑。我诸葛军师早在数月之前,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明日朝堂,若议论此事。你便毛遂自荐,担当军师之责。其余事情,由我来做。”

鲁肃惊讶问道:“我当军师?这岂可啊!我不懂谋略,不通兵法,以外行领导内行,岂能不败?孔明勿以江东存亡为戏……”

诸葛亮大笑说道:“我诸葛军师早已给你留了一个可以屠龙斩天的强者在东吴,只是你不知道罢了!若明日众人问的你急,你只说诸葛闻德推荐你任军师!”

孔明说罢,大笑着往前走去。

鲁肃心中百个不解,但见诸葛亮并无继续回答的意思,也只好作罢,往前紧走几步赶上孔明,二人归于鲁肃府邸,各自安歇不提。

……

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江边的雾气还未散去。

孔明布衣麻鞋,手里柱个枣条,顺着泥泞的道路走下江岸。

大江边,雾蒙蒙里,有人凭江而坐,头戴斗笠,如一尊石像一般,正在垂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