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再议海河234(2 / 2)

听着天子所讲这些,李若星、刘荣嗣、潘大复、杨方兴他们的表情变了,彼此间开始交流起来,这些新颖的观点和架构,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

“如若分设总建和分建衙门,那么相对应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还有分期分批营建这一设想,要是可以规划好,那么在各水系参与营建的劳壮,就可以控制在一定规模,这样能有效避免骚乱。”

“要真是那样的话,河务监察要如何保障?毕竟营建这么多水库,还包括扩宽河段、修建水渠、架桥修路等事宜,倘若……”

“可在总建衙门再设诸巡察衙门,专司河务监察事宜,为确保各分建衙门营建水库、河段、水渠、架桥、修路等质量,尚需明确一套完整的监察体系。”

“本官现在担心的是,河务总建衙门与诸分建衙门,涉及到统筹的事宜要如何保障,如果期间粮食、石料、木料等……”

东暖阁内变得吵闹起来,朱由校这位天子,被这帮务实的水利人才晾在一遍,在御前服侍的刘若愚、韩赞周一行,无不是紧皱眉头,不过朱由校却全然不在意,毕竟涉及到专业的事情,需要他们先行来探讨。

朱由校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很清晰。

他是政策的发起者,政策的总指挥,政策的大管家,涉及到各领域的实际改变,需要聚拢一批批人才,叫他们在熟悉的领域,能够心无旁骛的去做事,至于一切会影响他们的外界因素,皆由他朱由校来解决!

就像刚才提到的大型工程统筹管理,如果李若星、刘荣嗣他们能够将海河体系的概念,真正落实下来,那么大明将具备对应的大型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这是极为宝贵的。

尽管处在时下的大明,你可以通过征发徭役,叫底层群体免费劳作,但这种模式注定隐患很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哗变、暴乱。

站在统治的角度而言,安稳永远是支出成本最低的,混乱则代表着种种危机。

朱由校的执政理念无比清晰,在过往堆积的弊政和毒瘤,包括存在的种种问题,没有被逐一梳理出来前,他就要围绕北直隶建设,打造一个稳固且牢靠的基本盘,涉及政治、军事、农业、水利、工业、矿业、航海、商贸、道路等领域。

只要能将这一模版打造出来,哪怕天下皆反,他朱由校也断然不会畏惧丝毫!

北直隶的位置太好了。

不仅有大片平原,还拥有复杂山脉,治下有丰富水资源,矿藏资源,关键还有多个出海口。

如何有效将这些优势发挥出来,那便是朱由校要考虑的事情了。

高效集约化手工业中心,倘若敢在北直隶境逐步发展起来,这对于同时期的大明,乃至其他国度,都是一绝对的大杀器。

不过想要实现这一设想,朱由校必须要考虑好粮食保障,纯靠自给自足是不行了,对外航海贸易必须设法开辟,其中的粮食贸易专线,更是必须要保障好的。

这些事情想要有效落实,势必要跟文官群体斗争博弈,毕竟时下的大明,守旧思维是很顽固的,朱由校要做的事情,不仅会超出很多人的认知,同样也会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反扑是必然的。

同样的道理,北直隶这一基本盘能打造出来,那朱由校将无惧各地宗藩、士绅乡绅、地方豪强、海商等群体,在各地鼓捣出的风波,继而叫他做出所谓妥协,这种妥协,朱由校断不会低头!更不会退缩!

“臣等有罪!”

当李若星他们觉察到什么时,纷纷向晾在一旁的天子作揖请罪时,朱由校却没有丝毫生气,这都是宝贵人才啊。

是实现他政治愿景的拥趸!

“好了,不聊这些了。”

朱由校笑着摆摆手,“咱们君臣继续聊,把各自想法都讲明,看看能否先行拟一份总体章程来,有了这个,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办。”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时间对朱由校而言太宝贵了,他不想浪费一点时间,哪怕大婚在即,哪怕朝局不稳,涉及到他构想的事宜,能尽早推动起来,就必须优先考虑,海河体系这一构想,倘若真能在北直隶境落实,那造福的群体太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