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思路转变57(2 / 2)

八三工程目前正处在攻关阶段,杨奉畑可以说是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因此在安排好了两个人之后便转身离开了计算中心。

“姚博士,常博士,请跟我来吧。”

随后的两个多小时里面,林示宽先是带着二人参观了一遍机房设备,然后开始介绍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内容。

实际上,这个数字化设计组是1995年初成立的,距离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

换句话说他们这个组成立的时候,歼8-3的01架验证机都已经首飞了。

因此林示宽他们第一个阶段的任务跟设计关系不大,主要是把过去的纸质设计图转为更加直观的几何建模,算是个堆工作量的活。

然而就是这个一开始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任务,他们做了将近一年半都还没有完成,更不用说后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飞机进行改进了。

所以林示宽的意思也很简单,希望至少能帮他们找到是哪一步出现了错误。

这个事情的答案,常浩南恰好是知道的,因为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他毕业之后正好赶上了整个华夏航空工业从传统设计法全面转型数字化设计的阶段,林示宽遇到的这些问题,他也同样遇到过。

简单地说,数字化设计远不只是拿电脑代替绘图板那么简单,而是一套完整的设计思想。

但正当他组织语言准备开口的时候,旁边的姚梦娜却抢在了前头。

“其实这个问题……我倒是知道怎么解决。”

常浩南下意识转头看向了对方。

“我刚读博士的时候,尝试过自己用数字化方式设计一些简单的飞行器,就遇到了跟你们一样的问题。”

“这……”

包括林示宽在内的几名工程师面面相觑,眼神中半是惊喜半是怀疑。

毕竟困扰了他们一年半,让数字化设计组在601所食堂大妈面前都抬不起头来的难题,别人听完之后马上就说自己能解决。

确实是有点夸张。

实际上别说林示宽等人,就连常浩南都觉得有些意外。

他也没想到姚梦娜会有这方面的经验。

“咱们国家的飞机外形设计一直走的是苏联的路子,在气动力构型设计之后,对全机外形进行数学建模,完全用数学公式,也就是非参数化方式表示理论外形。”

姚梦娜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旁边的一面黑板前,拿起粉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公式。

“而欧美的飞机外形设计则注重几何表示,通过参数化多项式来表达全机的外形曲线,”

她又画出了一段贝塞尔曲线,然后写出了贝塞尔曲线的二次方公式。

“本来,这两种办法其实各有优劣,如果设计者的数学功底足够好的话,数学公式法对于飞机外形的描述反而还要更精确一些。”

“但你们现在用的设计软件是从法国买回来的CATIA,用苏联的设计习惯套在欧洲的设计软件上面,最后的结果自然会非常别扭,而且更重要的是没办法通过调参进行修改,完全无法体现出数字化设计的优势来。”

“所以你们得更改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通过曲面曲线理论对飞机设计进行还原,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后续的设计改进乃至装配制造环节都会有帮助。”

说完这些之后,姚梦娜非常潇洒地把手中剩下的半截粉笔丢到粉笔盒里,然后转回了身子。

映入眼帘的是几个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表情。

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