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华夏国产苏27的威胁662(2 / 2)

亨利昂之所以说起这个,只是为了铺垫一下,当即否认道:

“那倒是没有。”

“不过有一些涉及到华夏的消息,只是因为目前缺乏交叉信息印证,所以还没形成系统的报告。”

听到这里,科恩不由得眼前一亮。

对于亨利昂这样的资深情报头子来说,为了保证不粘锅,写到情报文件里面,形成书面记录的正式内容(比如刚刚她带过来的那一份)首先追求准备不出错,但相应地往往时效性很差,或者干脆就是废话。

反而是这种口头告知的内容,虽然未必保真,但很多时候都有大用。

遂赶紧摆出让对方接着往下说的姿态。

“华夏方面自行生产的苏27,他们叫做歼11战斗机,很有可能已经开始批量交付部队服役。”

科恩先是有些惊愕,紧接着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对于他来说,两国军队的实力差距根本不会因为区区一种先进战斗机就发生什么变化。

但这种消息却可以成为明年申请更多国防预算的理由——

现在连华夏都已经开始批量装备国产的第三代战斗机,那咱们作为堂堂超级大国,要是也用一样的第三代战斗机是不是不太行了啊?

所以肯定得赶紧加钱,尽快把两种第四代战斗机给搞出来。

防长嘛,本职工作就是要钱、分钱和花钱。

“那么,数量呢,数量有多少?”

科恩并不关心军事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他需要一个差不多点的数字来吓唬那些参议员。

“我们的线人蹲在盛京北陵机场附近守了几个月,到目前为止总共发现了16架。”

这让防长稍稍感到有些失望。

哪怕别人不懂军事,但至少懂数学。

16架飞机,也就是美军三代机总数量的百分之一。

好像很难渲染成特别大的威胁……

亨利昂自然知道对方此时在想些什么,因此稍作停顿之后便继续道:

“截止目前的数量还不多,但是我们得到消息,华夏人很快就会有能力完全国产化这种飞机,而不是从俄国人手中购买散件进行组装。”

“到那个时候,他们生产飞机的速度可就完全不受限制,而且我们甚至都没办法估计数量了……”

显然,她这并不是真的意识到了什么危机,而是单纯给防长递话而已。

办公桌对面,科恩已经开始在脑子里构思怎么利用这样的消息做文章,他过去智库出身,在这方面的资源多得很,操作起来并不困难。

不过,嘴上还是象征性地继续“关心”着情报的具体内容:

“其它部分都好说,但我想华夏人短时间内总不可能自己生产出发动机,所以只要留意他们从俄国人那买的发动机数量,就能大致算出来吧?”

“眼下还是这样。”

亨利昂觉得自己透露出这个消息应该已经算是等价交换了,但科恩并没有结束对话的意思,她也不好直接告辞走人,只好继续道:

“但是以后不好说,最近的很多信息都表明,他们可能在几年内也完成完成动力系统的国产化。”

“几年内?”

防长的表情带上了些许震惊,很快想到了他认为唯一能讲通的可能:

“俄国人穷疯了不成,连这种技术都一并卖出去了?”

虽然科恩不懂技术,但至少有常识。

华夏几乎完全没有涡扇发动机的经验积累,光靠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几年这么短的时间里解决动力问题。

所以只能是俄国人连同飞机一并转让了技术。

“关于这件事,我们还没有非常可靠的情报。”

亨利昂轻轻摇头:

“俄国人那边在7月份换上来了一个新的的联邦安全委员会负责人,还兼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和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在情报方面统一管理,不太好对付,之前一直跟我们合作的几个线人最近也都断了联系。”

“不过,从公开的消息来看,华夏最近两年已经和莫斯科一家专门负责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企业签署了好几笔大单,其中包括几百台民用飞机使用的发动机,以及相关技术转让。”

“要是这样推测的话,那他们以非公开的形式进行军用航空发动机交易,似乎……也是合理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