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496(2 / 2)

周炼红嘴上回答着,手中的笔却始终没停:

“冰城飞机集团那边这两年不是一直急着要更高功率的发动机么,直9舰载型用的,我这有点想法,就赶紧记下来。”

建宁的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主要负责涡轴和涡桨型号发动机的研发和制造。

这两种输出轴功率的航发当然和涡扇有很多区别,比如压气机都是轴流加离心的混合结构,但是在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上总归是一致的。

“涡轴8E不是已经交付他们了么?”

林志兵一愣。

“不够用,涡轴8E需要用起飞功率才能让直9在作战状态下维持悬停状态,但起飞功率最多只能用5分钟,运个人什么的还行,要反潜肯定不够。”

周炼红摇摇头回答道:

“所以现在我们所正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考虑引进更新型的阿赫耶11,另一方面么,也争取在涡轴8E的基础上自行改进,毕竟外汇有限,法国人要价又高,总找他们也不是个办法……”

……

一整个上午的会议议程很快就结束了。

领导们一来听不懂后面的具体技术细节,二来也还有其他事情,所以中午就会陆续离开盛京。

但专家组还是要再呆两天。

虽然现在大家给涡扇10做评审的底气都有点不太足,但哪怕从长见识的角度,也得把这个流程走完。

吃过午饭之后的休息时间,姜甫和单独找到了刘振响。

“老院长,现在这个情况,咱们所的高推预研项目……下一步……”

他确实有点慌了。

你这边的“预研”,进度走的比人家正式立项的型号还慢,那还预研个锤子。

但搞R79技术资料的资金是624所自筹的,如果这预研项目走不下去,肯定免不了亏上一笔。

可要是硬着头皮继续搞,那沉没成本只会越来越大……

“我的建议啊,是把研究重点转变一下。”

刘振响毕竟在624所工作了几十年,对于老单位的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以常浩南这个逆天货表现出的能耐来说,既然他已经在涡扇10的核心机上面留了升级空间,那绝对不会是虚言。

材料和工艺的突破相比起来当然会慢上很多,但真要论难度,反倒没有那么高,只要资源投入够了,很多东西就是水到渠成。

到那个时候,这个3.75代发动机也将顺理成章地进化成正经的第四代。

而以624所的能力来看,要说在核心机研发这块后来居上,把涡扇10改进型从四代航发的位置上挤下去……

确实有那么亿点点难度。

那就只能避其锋芒了。

“转变……转到哪里?”

姜甫和一时间还有点没跟上刘振响的思路。

“大推力发动机,以现在太行项目的情况来看,应该是不用继续打这条线的主意了。”

后者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但是R79那套动力系统不是还可以垂直起降么,上面那个三轴承旋转矢量喷管的设计我看过,相当超前,你们下一步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努力嘛……”

“这……”

垂直起降动力这个思路,确实是姜甫和没考虑过的。

主要以过去华夏航空工业的实力,别说雅克141,哪怕想复刻一个鹞式都很有难度。

而且垂直起降飞机在各方面性能上势必远远弱于同样技术水平的普通固定翼。

对于目前连歼6这种第一代战斗机都没退干净的华夏海空军来说,也不太可能急着往这个领域大量倾注资源。

但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要想让R79的技术资料继续发挥余热,恐怕也只有这条剑走偏锋的路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