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十倍寿命,还真不是吹牛逼?466(2 / 2)

“呃……性能很好,我们在您给的实验条件下最高模拟了20G次循环,在失效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循环寿命几乎是过去M50钢的40倍,甚至比之前我们从斯凯孚买到的M50NiL样品都高出一倍以上,另外,几项关键的基础数据也全面达到或者超越了M50NiL的水平,详细的测试结果我们正在整理,最晚今天下午就发到您的邮箱里面去……”

“好,好啊……”

常浩南点了点头,长舒一口气:

“那,轴承厂家那边……”

“等我们数据出来,发给您的时候也顺便抄送他们一份。”

方满昌赶紧回答道。

结果一出来,他第一个联系的肯定是常浩南,剩下的哪怕是总经理都得往后稍稍。

而且,这似乎也表明,东北特钢那边的动作应该还没他快,否则三大轴承集团那边应该早就已经得到信了才对。

这让他顿时安心下来不少。

北满、抚顺、大连三家特钢厂去年还都处在经营不善接近破产的状态,今年刚刚合并组建东北特钢,自然还有一大堆麻烦需要解决,但不管如何,对方在产能和规模上要比才成立没两年的兴澄特钢大不少,要是在研发上也占了先,就算短时间内市场足够大不至于让两边直接起冲突,长远来看也势必要压制自家一头。

更重要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是进度比对家慢上太多,让人家大佬觉得自己不重视,那就糟糕了。

常浩南这边放下电话,刚刚把视线投回手中的文件上,下一通电话铃声就紧接着响了起来。

“喂,常总,我是东北特钢的工程师,郭占文……”

“对,我们已经把测试数据发到您邮箱里面了,还有三家轴承集团也发了,但是刚才一直没打通您电话……”

“没错,性能比M50NiL还好……”

内容跟前面方满昌打来的差不多。

“常总,我现在觉得,之前咱们开的那750万,价格会不会有点太低了……”

杨慧梅正坐在旁边等着常浩南签字,她虽然不懂冶金,但是从通话的语气中也不难听出来对面两家都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

根据她的经验,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自己开价低了。

“不会,我给的那个方法是面对这个问题专门优化过的,基底材料的牌号跟G13Cr4Mo4Ni4V相差越远,定性的准确率就会越差,而且也只能应付比较简单的化学热处理过程,价值基本也就在这一两回。”

“而且,先培养好用户,不能竭泽而渔,要是他们都不挣钱,哪有钱掏出来给我们?养猪都得等养肥了再杀呢……”

常浩南说着重新拿起手中的用户协议文本:

“等着吧,他们以后离不开咱们的……”

与此同时。

辽省,复州轴承集团。

技术总监郑超群也刚刚放下一通电话。

紧接着,正准备去食堂吃午饭的他又重新坐回了电脑前面。

“师父?”

已经走到门口的徒弟回过头,用带着疑惑的眼神看向郑超群:

“不是说今天食堂有您最喜欢的烧鸡块么……”

后者看着电脑上正在刷新的网页犹豫了半秒,然后从钱包里摸出一张五块钱:

“你帮我打一份盒饭带回来吧,我有点事,不去吃了。”

“哦,好的……”

几分钟后,他总算用不太熟练的操作打开了公司的邮箱。

“这是四倍……不对……”

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凑到距离屏幕很近的地方,连着数了好几遍表格上面数字的位数。

“四……四十倍?”

啪嗒——

郑超群的手下意识地拍在了键盘上面,在下面的回复框里留下了一串意义不明的字母。

“常总……真没吹牛逼啊?”

他马上想到了之前在京城跟常浩南开会时,后者那个“把轴承寿命提高一个数量级”的表述。

当时以为是只是随便说说。

现在看来人家还是太谦虚了。

虽然限制成品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材料寿命提高到原来的40倍,并不意味着最终造出来的轴承也有一样水平的提升。

但不管怎么说,过去的最短板一下子变成了现在的最长板。

10倍,那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