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逐渐成型的航空产业446(2 / 2)

要知道孙惠中是上个月才回去的。

他当然知道,上一世,贵航在生产FTC2000G的过程中也创造了速度记录——从设计到首飞9个月、从开工到首飞4个月。

几乎是在公众号上每天直播原型机生产进度。

但是真正直观感受到的时候,还是相当震撼的。

这可是个新飞机。

而且那是贵航啊,云马厂。

全国航空系统里条件最差的地方了。

一个月能到前机身快下线的进度,说一声奇迹不过分。

“确实是很快……”

梁绍修刚说了半句话才反应过来:

“等等,常工您也知道这个教练机项目?”

“呃……”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一时语塞:

“不如说这个型号是我牵头交给他们搞的,名义上是十号工程的技术验证和项目配套。”

“……”

“……”

王晓模和梁绍修几乎同时看向常浩南,露出一脸难绷的表情。

怎么哪哪都是你……

过了好一会,梁绍修才重新开口解释道:

“听说是云马厂那边拿到一笔拨款,把上半年工资一起给发了,而且也没再提下岗的事,所以全体职工主动三班倒,吃住都在厂里,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

“另外黔省也有意扶持这个省内高端制造业独苗,所以省委亲自挂帅提供后勤保障,总之阵势还是挺夸张的……”

倒也合理。

毕竟凡事就怕对比。

周围都是各种清退职工、全厂搬迁乃至破产倒闭的惨状,自己这不仅工作安稳甚至还能发出工资,搁在谁身上都得玩命。

电脑里那些工程文件其实没有很大,但受限于这个年代的文件传输速度,几人聊天的这段时间里,进度条竟然只跳动了大概两格的样子。

又是几分钟的沉默。

“常工。”

最终还是梁绍修打破了寂静:

“您觉得,空警200有机会赶在99年10月份之前造出全状态原型机么?”

说出这个时间节点,显然他是有想法的。

根据9910工程的要求,上阅兵并不需要真正定型,实际上每次阅兵都有不少还在原型阶段的装备。

但你至少得保证技术成熟。

尤其是航空单位。

地面装备故障了可以有备份而且了不起就是丢个人,飞机要是故障了可是大事……

“要我说的话,不是没希望。”

常浩南摸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又补充了一句:

“我指的是有希望定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