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444(2 / 2)

但看上去对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那意思了。

照理说不至于这么着急。

他菲亚特要是真有这种新车研发的积极性,哪至于从华夏市场两度走人,以至于后来组建的联盟都被称为“失意者联盟”。

“这倒没有,对方只是给我们发了个情况说明函,不过您要是想更具体了解一下的话,他们也在函件最后留了联系方式。”

……

当天稍晚些时候,金陵。

总经理李良义的办公室被敲开,秘书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李总,刚刚接到火炬公司那边杨经理的电话,说合作成立的研发中心只要设置在国内,就没有问题,正式的回函和授权文件会在随后寄过来。”

“这样就好,你安排一下时间,让负责对外合作通知去跟菲亚特那边的人开始谈其它的合作细节吧。”

李良义抬起头,摘掉眼镜放在桌上。

实际上,在发函之前,他就预料到大概率能够获得通过,只不过对方虽然规模不大但背景太硬,他为了保险才加上这么一道程序。

还耽误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

想到这里,他又对秘书叮嘱道:

“告诉小余,让他那边提高一些效率,现在国内的乘用车市场一天一个样子,咱们能早一天把车卖出去,就是多几十上百万的利润!”

秘书闻此又从公文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放在李良义的桌上:

“其实余经理那边,这段时间也一直在通过非正式的方式和菲亚特方面的代表沟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意向协议,请您过目。”

“哦?”

虽然私下与对方接触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灰色领域,但这年头大家基本突出一个放飞自我,很多明文规定执行起来都不严格,更别提这种擦边球了。

所以后者也没恼火,只是重新戴上眼镜,开始逐条查阅起来。

作为几乎是最后一个进入华夏市场的主流车系,意大利人这次给出的诚意还算充足。

就双方合资成立的金陵菲亚特而言,除了菲亚特品牌之外,作为高端豪华品牌的玛莎拉蒂和运动型品牌的阿尔法罗密欧也被打包加入合同之中。

虽然后面两者仅仅是在国内组装,但这已经足够让李良义重视起来了。

毕竟眼下虽然已经有大众、吉普、标致等几个车企早早以合资形式进入国内,但真要论合资的豪华品牌,那也就是有一个奥迪而已。

也是整件组装。

至于那个汽车研究院,乍一看之下反而是捎带的。

因为跟合资生产和技术引进不同,这个研究院的合作主体是同为菲亚特旗下的法拉利。

不是李良义妄自菲薄,造超跑这种事情,金陵汽车现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

菲亚特方面特别要求,研究院独立于合资公司运营,名字必须叫做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

这只是个文字游戏,因为根据目前的合资规定,金陵汽车必须在前面。

但要是叫金陵汽车-法拉利研发中心,后者估计是感觉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省去汽车一词,可以让金陵听上去只是个地名。

李良义对此没什么意见,他很乐意让意大利人在这上面占点便宜,从而换取一些更实际的利益。

比如更高国产化比例的三大件生产线。

至于另外一条,就比较有趣了。

法拉利F1车队愿意从1998年起,在他们赛车的前翼、尾翼或者侧箱侧面,留出一个赞助商广告的位置。

只要不违反规定,金陵汽车可以随便往上画任何东西。

看到这里的李良义皱了皱眉头。

他对赛车不感兴趣,但毕竟是汽车集团老总,F1还是知道的。

但他知道不顶用,国内并没有引进F1的转播,金陵汽车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出口到欧洲。

所以这个原本应该是值些钱的广告位对于他来说反而没啥意义。

“小刘啊,伱再跟火炬公司那边联系一下。”

他放下手头的文件,对秘书说道:

“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在欧洲打个广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