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空警200,正式立项439(2 / 2)

“设计局这里离车站比较近,下午应该就有一班去基辅的火车,你找个知根知底,还比较机灵的人去安东诺夫那边打听一下情况。”

后者听到这个要求之后一愣,旋即也明白了老朋友的意思。

“没问题,我让人去安排一下。”

别拉耶夫又嘱咐道:

“记得,不要走官方渠道,通过那边的普通员工旁敲侧击一下,看看安70这个项目到底还有没有在推进。”

库里岑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犹豫了一下之后又问道:

“那……刚刚那个什么德莱斯博士……”

“还是照常接待吧,毕竟是里比亚津部长亲自带过来的人,也不好搞得太僵。”

“好。”

……

话分两头。

京航大学这边,在把涡扇10的相关研发任务部署下去之后,常浩南自己反而不像之前半个多月那样每天忙到没日没夜了。

他本人主要负责的涡轮和热加工工艺两个部分都需要大量新的设备和材料,一时间没办法开工。

至于另外一个核心部分高压压气机,常浩南已经把相关的技术要点告知给了刘永全领导下的设计小组。

不得不说,后者确实很有能耐,在经过最开始很短一段时间的不适应之后,很快就能够独立完成绝大部分工作。

毕竟在上一世,涡扇10发动机最终也正是在他手上修成正果。

常浩南只需要定期核查一下进度,并解决一些难度最高,或者涉及到路线选择方面的问题即可。

相比之下,反而是另外两个人给他带来了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量——

王晓模和梁绍修。

海军在意识到运8J所使用的英国雷达在面对北约国家时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之后,立即叫停了尚未开工的另外4架运8J的制造。

剩余4套失去装机对象的搜水2000MS雷达将用于提供零部件,而已经服役或者开始制造的4架运8J也将继续在东海和北海方向发挥余热,但也将失去海军航空兵作战核心的地位,回归“海上巡逻”的本职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全新运8三类平台,以及T字形天线的空警200预警机自然而然地进入海军的视野,随后几乎是光速通过了各种审核,并在1997年7月末成功立项。

预警机研发的双总师并行制度也正式得到确立。

本来这两个人是准备彻底放飞自我,直接请常浩南担任飞机总师的职务的。

但找上门来之后才发现有人比他们胆子更大——

后者已经戴上了一个总师的帽子,并且不出意外的话,下半年重型模锻压机立项之后还得再戴一个。

所以常浩南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现在盛京和京城两头跑已经够让我忙活的了,而且火炬公司也刚刚走上正轨,业务和经营方面都正是需要盯着的时候,真要让我在三个鸡蛋上面跳舞,还是有点力不从心呐。”

“我看,飞机总师这个职务,还是由梁工来担任,我的话,就按照咱们之前说的,挂一个副总师的名,帮着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好了。”

毕竟在原本的时间线上,运8平台特种机的总师就是梁绍修。

如今的全新运8三类平台虽然还是飞行体验一般且续航能力拉胯,但好歹是解决了最要命的机翼结冰问题。

而且梁绍修还专门优化了螺旋桨推进效率,勉强找回来一些低空低速性能。

所以,问题不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