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这写教材,当真是一件美事啊304(2 / 2)

真的已经很善良了。

实际上,编写教材的过程对于常浩南而言并不只是一个输出的过程。

由于他的理论知识的来源很杂,包括但不限于前世从各种论文中所学、在工作中的领悟、重生之后自己所学以及由系统提供,因此即便从个人的角度上,也需要这么一个机会来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

而这种梳理的直观结果就表现为,在跟刘洪波讨论了几个小时之后,系统的【理论经验】竟然再次小涨300,来到了8800点。

这让常浩南恨不得第二天再去对方那里交流一番。

只不过这也就是想想。

别看常浩南只讲了一个下午,但要想把他说的内容形成课本内容再录入到电脑里面,最快也得要十来天功夫。

只能慢慢来了。

……

接下来的一周堪称常浩南重生以来最为风平浪静的一段时间。

除了每天例行跟浙省大学那边沟通关于在零风层仿制一个平流层飞艇以提供信息中继服务的可行性之外,唯一值得一提的,便是常浩南总算把心念已久的手机号码给申请了下来。

这个时候还不能像后来一样随时都能开卡,而是要登记个人信息并且缴纳一笔押金,再等上大约一个星期左右,才能拿到电话卡和手机。

爱立信GH337,1700元。

常浩南选的最便宜的款式。

长得跟个对讲机差不多,屏幕也小的可怜。

这个型号在1994年刚进入华夏的时候价格一度接近万元,不过这个时代手机的发展几乎和互联网一样快,随着带有诸如彩色屏幕、翻盖键盘、和弦铃声等一系列新功能的型号陆续问世,旧款的价格也跟跳水差不多。

不过倒是也够用了。

这年头的手机说到底真的只是个“移动电话”,而不像二十多年后的智能手机那样几乎成为了一个个人信息终端,因此只要网络制式不过时,倒也没有什么必须换新款的必要。

而爱立信GH337虽然古老,却是进入华夏的第一款GSM制式手机,所以常浩南可以选择一个139开头的11位号码,而不是模拟网络的7位。

也意味着如果他愿意的话,那么这个号码可以一直用下去。

这对于懒得折腾的常浩南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当他拿着装好电话卡的手机,第二次从电信营业厅里面走出来的时候,内心的情感是比较复杂的。

一方面,这让他感觉自己距离重生之前的那个时代仿佛又近了一些。

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承担手机所带来的副作用——

工作找上门的速度更快了。

可以说并不出常浩南所料的,除了尝试性地拨号之外,第一通真正打过来找他有事的电话,来自杜义山。

是常浩南某一天在家吃午饭的时候。

对方表示,高性能计算中心的设备调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按照学校的安排,在三天后正式开张的时候,需要由他这个代主任亲自运行一段程序。

其中的逻辑大概跟建筑项目破土动工的时候由主管领导铲第一铲子土差不多。

反正就是图个好彩头。

倒是不一定需要多复杂,但总之绝对不能出bug。

总之得提前准备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