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飞升430(1 / 2)

黎奉仙的判断之准,反应之快,堪称不可思议,在他飞扑下跪之时,就连营帐内的大乘真君竟都反应不及……尤其大胜观主于宫,更是面色微变,目光在刹那间变得格外锐利。

先前他分明以神识牢牢压制着黎奉仙,跨越数个大境界的实力差距,让这种压制如同大象踩蚂蚁……然而当黎奉仙点燃野心,豁出性命时,那瞬息的爆发竟让大象也为之退却。

当然,黎奉仙也为他的果断付出了代价,在拜过父皇的下一刻,他就七窍溢血,向前栽倒。

王洛没有出手搀扶,只是用目光扫向于宫。

其中意思也很明显:诚然你是大乘真君,更是大胜观主,但现如今黎奉仙已是新恒太子,那么你这宗教首领……是否愿意表达对世俗政权的臣服?

是否愿意表达对仙盟使者的臣服?

于宫当然别无选择,只能苦笑着伸出手,在黎奉仙身躯着地前,将他用一股浑厚而清灵的真元包裹起来。而随着黎奉仙浸入真元,他身体内外的伤势都在以惊人的效率愈合着。

大胜观之所以能令信徒遍布十八郡,这手活死人肉白骨的仙术可谓至关重要。

而在治疗过黎奉仙后,于宫不乏感慨地说道:“上使大人奇思妙想,令人佩服不已。”

王洛笑了笑:“也谈不上奇思妙想,不过是想要杠上一杠。”

“嗯?这又是何意?”

“因为以前有人教过我,如果遇到擅长占星卜命的人,可以相信对方明确展示出的预兆,但不要相信对方的解读之词。所以,于观主那三幅画我看到了,也记住了。但依照前人教导,我必须对其做出一些与你不同的解读。与其将黎奉仙当做踏板弃子,我想不妨临机应变,对画中内容做些别样的解读。不知你对比自己的解读,和我的解读,有什么感想?”

于宫沉默了一下似是尴尬又似是佩服地低下头,拱手道:“现在想来,的确是我有些先入为主,甚至是狂妄自大了。我只以为自己精研牵星术多年,对星相预兆的研究理应胜过任何旁人,却不料这份自傲正是蒙蔽星相未来的最大阻碍。我的解读固然也有其合理性,但更多却是一厢情愿,我……的确对黎奉仙有些成见,所以便想借着这个机会,能引导上使将此人除去。这份小人心思如今曝光出来,实在是让人羞愧不已。”

王洛说道:“好了,于观主的自我检讨非常充分到位,咱们就进入下一个话题,或者说回归正题吧。先前观主你坦言说自己是来分赃的,那请问你想要分的是什么?应该不是寻常的凡间富贵吧?新恒朝廷的官职和权柄对你而言弊大于利。同样应该也不是在仙盟的特权,因为你很清楚我们不可能轻易允许一位大乘真君进入仙盟境内——非要来就只能去和那几位仙官作邻居,以伱的性子必不乐意。所以,你想要什么呢?”

话说到这个地步,于宫也正起颜色,坦然道:“我想要一条成仙之道。”

王洛闻言不由错愕:“你想要成仙,结果却与国师张进澄合谋背弃天庭,求助于反对成仙的仙盟?”

于宫沉默了一下,反问道:“既是反对成仙,为何自号仙盟?”

王洛说道:“仙盟非仙人之盟,而是仙道之盟。個体和集体的差异……这种常识,应该无需我赘述吧?新恒人看不透琉璃网,对仙盟所知极其有限。但你又不是寻常新恒人,那些机密史料想来可以随意翻阅,至少登台眺望时,仙盟的轮廓至少能看到吧?”

于宫认真地注视着王洛,仿佛是要从那淡然的面色中,挖掘出任何作伪的痕迹。

但王洛的态度却是真诚坦然的:“至少就我所知,仙盟并不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可以助人成仙的隐秘捷径。否则祝望国主又怎么可能才是化神中期的修为?我师姐又怎么可能从当年的真仙境界步步倒退?如果连世间第一人和第二人都享受不到特权,那就说明根本不存在那样的特权。所以,就不要指望能在仙盟走通你在新恒走不通的路了。”

于宫闻言更是浑身微微一颤,仿佛被钝物击中胸口,用了很久才平息下心情。

“让上使大人见笑了,想不到我这点心思,竟被看得如此透彻。”

南盈盈适时插口道:“于老头你想多了,你想要成仙的心思,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毕竟谁不想呢?不想成仙的人,即便有再多天时地利的加持,也绝无可能踏足大乘至境。只不过除你以外,其他人早就认清了现实:生在这狭小的皿中仙路的终点是一眼就能望见的。仙官们或许会给我们各种点化,甚至可能屈尊降贵地与我们平等对话,但绝不可能真的让我们成为与他们平等的人。在那条路上走得太远,反而可能招惹杀身之祸。不然杨昭又何苦将自己最后的寿元平白消磨在北境洞天里?换作旧仙历时代,修行到他那一步,纵然九死一生也要去尝试突破一把。”

于宫听了,不由叹息一声,有些痛苦地摇起了头。

南盈盈也跟着叹息道:“新恒立国六百年间,算上前朝遗老,抵达过大乘至境之人,累计下来共有十二人,但没有任何一人突破成功。所以到了后来,大部分人也就放弃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能巩固住大乘境界就很好了……”

于宫却忽然抬起眼皮,冷声道:“南丫头,这等自相矛盾的笑话,就别说了吧。不想成仙之人,凭什么巩固大乘境界?任何一个当世大乘,都没放弃成仙的念想。我夙兴夜寐,牵星不辍,固然是在对天庭摇尾乞怜。但只要能绕过轮值仙官这一层,将成仙的诉求直抵天庭,未尝没有那么一丝机会……至少就我所知,前朝的确有人以此飞升成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