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第113章 旧忆·松桥镇212(1 / 2)

一声声的恩人喊声已然远去,恰似一具具的饿殍也随之落在了身后的记忆里,洛魂沉默着,背负着满天星光,往北行去。

双月相隐,星河璀璨,铺洒在他挺直的腰背上,像是披上了一层轻柔的星色纱衣,带着夜的缱绻,星的温柔。

他想起了初入北境时,说书人口中的“岁大饥,人相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时他的心还有所触动,如今已是麻木。

他能怎么办呢?他只是个江湖人,一介善人不算善人、恶棍不算恶棍的剑客,没多几两银钱,没多几两风骨,无能救济人家,亦无笔杆警世。他有的,一人一剑,仅此而已。

一路北上,有座山,叫圣临山,有宗门,唤魔域,这是北境最大的宗门,也是今世天下第一宗门——自封的。不过雄据一整片大陆的,倒也就仅此一家了。

直到刚才,他才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去魔域。

嚯,断情断情,如何能断?

但有何不断的理由?

洛魂自哂,心中才明晰几分的目的,又渐渐黯淡了下去。

这天下人,与我何干?

他继续北上。

十里地而已,对于脚程快些的常人,也不过上半个时辰的路,他却行了接近一个时辰。倒也没有别的原因,单纯走得慢罢了。他虽有前往那镇子买酒的心思,却没有为之而努力前行的动力。

四海为家的浪子罢了,无处可去,无处可依,也不会有人为他在长夜里点一盏烛火,引领心所皈依处。

他在星光弥散的夜里,瞧见了一渺微光,走近,微光便愈发地多,像是灯火,散发着暖慰人心的温暖光芒。

松桥镇没有泥墙,没有篱笆,也没有钉上棱刺的拒马,只在入镇路上,立了一座牌坊、一块顽石,镌着镇名。

这名字由来倒也朴素,北境最常见的树种便是松了,各种各样的松。而松桥镇边上,有着起伏的矮山,山上处处是松树。在镇的另一边,则是一道流水,恰是玉门寨外那条溪流汇入的主流。河上,架有好几道石桥,这镇子便名曰松桥镇。

那河流的主流不知从哪座山头发源,一路狂奔,风驰电挚,在松桥镇这儿温柔地打了个弯儿,便一去不返地没入了遥远的汪洋。

镇子较于玉门寨,有更丰沛些的流水,即使大旱,也能比那寨子坚持更久。所以,它无需筑起泥墙,钉下篱笆、拦上拒马客串强盗,尚不算尤为困苦难过,便活得更有尊严些。

洛魂抓着已经一滴不剩的酒壶,想着该买多少斤酒合适,抱着这样的想法走进了松桥镇。

已是夜里,且不算早的夜里,镇上已是见不着多少镇民,镇头的酒家,倒还是挑着灯火卖着凉茶与小食,在外露天摆着小桌,此时也尚还有两桌饮酒吹水的客人。

时日盛夏,北境也免不了灼日炙烤,待到了夜里,吹得几许清凉河风,饮着凉茶与友高谈阔论,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不过,此等美事,只适于那些过客或是有二三两闲钱的居民。有更多余钱,便不会来此路边与人吹水;温饱尚且成问题的,也没有闲情逸致夜里出门享受生活。

而这两桌,听起来都像是过客。

洛魂叫了一壶麦酒与二两黄牛肉,便安安静静坐在了一角,断情剑也不掩饰,置于桌边顺手可拿之地。

离得近些的那一桌,一个戴着眼罩的壮汉朝这边瞥了一眼,便又轻蔑地扭回了脑袋。嚯,又是哪家少爷背着剑便跑出来说要立志当大侠了,那脸蛋,那身板,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打能杀的模样。那把剑倒是能入眼,不过这般公子哥,暗地里不知会跟上几个护卫,打这种看似肥羊的主意,往往会把自己坑得底裤都没得。他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屁孩了,自然不会因为这点蝇头小利丢掉安身立命的原则。

洛魂自然不是什么向往江湖的公子哥,他本就是江湖的一份子,只不过更特殊一些,他是修者,而非万儿八千拿着刀剑舞两下便自诩武林中人的绿林汉子。

他不在意那汉子轻蔑的眼光,若是这也要与人结仇的话,那一路都不得安生了。

看吧,其实他是一个很安分的人——只要对面不姓袁。向来都是他走着自己的路,麻烦自己送上门,他倔,不肯稍稍偏上一偏躲开,硬是提着剑就上去杀,便杀出了点名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