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19章 你觉得呢?21(1 / 2)

苏璃面前,面纱女子和面具女子都已经摆好了架势,似乎是准备开始最后的争斗了。

面纱女子身前,在小桌上摆着一架七弦瑶琴,长三尺六寸。瑶琴整体呈木棕色,古朴大气,但也就如此了,简简单单,一如她简约、不多加修饰的模样。

面具女子手执青翠竹笛,似乎就是拿着两尺长的竹子一般,若非有吹孔与音孔于其上,恐怕很难看出那是一把竹笛。

两女对视一眼,旋即共同开始了演奏。面纱女子一手压琴弦,另一手轻轻抚弄,每一根琴弦的震颤,都能带起一阵悠扬悦耳的琴音,邀人前往美妙的曲中世界。琴声虽小,但依然能让所有人听得很真切。而面具女子红唇吻上竹笛,就在面纱女子拨弄琴弦的那一刻,一齐吹了起来,以这清脆悠扬的笛声演绎出曲调的婉转。唇红笛翠,相得益彰。

而苏璃,已经是完全震惊了。这首《牵丝戏》,还真就是地球上的《牵丝戏》!作曲者乃是银临,古风歌圈的重量级大佬,可不是这土著位面的什么夏清潭!

等等,我是不是反应慢了半拍?这个夏清潭,压根就不是诺德尔撒的人!他和自己一样,是来自地球的,否则怎么可能有人能作出和地球上一模一样的曲子?

难怪啊,最初看见这个人就总觉得有点不对,后来看了他的生平事迹,明明还是感觉不对,却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可是地球人啊,行事方法都带有明显的地球风格。行军打仗用兵,也采用了地球上盛传的一些计谋。但当时自己没有向这方面联想,所以没发现哪里不对。

就比如说,对于一场死亡人数逾三十万之巨的战役,夏清潭曾比喻其为“绞肉机之战”,也被后世赞扬比喻之形象妙绝。当时苏璃还觉得没什么,可现在想想,就可以联想到地球一战时的“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战死者达二十五万,伤者亦是超过五十万。

九千多年前的神谕军师夏清潭,居然是个来自地球的穿越者!所以大帝阿尔兰的姓氏“萨基塔琉斯”是不是他起的?我可不相信诺德尔撒也有黄道十二宫的人马座!

等等,这个也不重要!重点是,夏清潭是一个九千多年前的人物,而《牵丝戏》这首歌可不是地球上九千多年前的产物,那会儿华夏文明的三大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都还没有出生呢!所以说,诺德尔撒和地球的时间线,绝非一比一。

《牵丝戏》发行于2015年,现在这会地球还是2019年,假如按最大比例算,地球过去四年,诺德尔撒便过去了九千多年,粗略比例便是也就是说,在诺德尔撒度过2250年,地球才过去大概1年的时间!那么,自己如果可以回到地球的话,那么时间就是一个不太需要担心的问题了!

苏璃越想越兴奋,已经没什么心在听这乐曲上了,虽说琴笛合奏的曲风别具一格,听起来又是另一番味道,但苏璃只想着“回家”这样伟大而艰巨的事。不过,苏璃很快就放弃了联想,因为最基本的,能不能回去都难说。即使能回去,那又能怎么回?

所以说,夏清潭那家伙死哪去了?作为一个前辈穿越者,难道不要给后世的穿越者一点财富吗?比如说指点一下该怎么生存得更好之类的。他到底是死是活,还是找到办法回地球了?在诺德尔撒,有关于夏清潭的历史只有五年,之后便杳无音信,所以,他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回去的方法?若是那样的话,自己便也有希望!

乐曲逐渐迈进**,也就是那一段曾经让苏璃惊艳过的戏腔。即使没有唱词,依然是那样的令人沉醉,那是一个傀儡师与傀儡之间的牵绊。为了一个傀儡放弃所有,值得吗?当然值得,即使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傀儡,那也是一生所爱。

缠绵悱恻间,一曲终了,单就余韵,依然是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难以自拔。苏璃倒还好,怎么着也是听过很多遍的人,对两女的感染力倒是有些抵抗力。其他人就难说了,大多是带有迷惘与茫然之色,神情若有所思。

面纱女子按住琴弦,停止了最后一抹轻灵的弦音,她偏过头看向苏璃,只见她目光澄澈,似乎并没有被曲调所感染,不由得有些好奇,轻声问道:“姑娘,你为何能静守灵台清明呢?”

“我?”苏璃微微有些讶异,她还在思忖着关乎夏清潭的事,思绪忽然被这声音打断,便左右看了看,才意识到说的是自己,她看向了面纱女子,“我可没什么清净灵台的本事,只不过是我听过这曲子很多遍了。”

面具女子放下竹笛,亦是偏过头来,心中有些疑惑。按理来说,以她们这样层次的修者,用心去演奏曲子,那感染力绝非是什么听过很多遍就能免疫的。再者,那小姑娘只是一个玄生阶的小家伙而已,更不太可能有什么手段静守灵台清明。她,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面纱女子也想到了这一层,但不同的是,她以自身的经历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当即心中触动,表面却依然面不改色。

苏璃可没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以她这般粗浅得可怜的阅历也实在联想不出别的什么东西,她只是依然对这夏清潭“所创”的《牵丝戏》更感兴趣而已。因而,她对面纱女子问道:“姐姐,这首曲子,是否有着填词呢?”

面纱女子面浮欣悦之色,似乎是因为这一声甜甜的“姐姐”而心花怒放。不过,她如何能知道,苏大小姐的声线本就如此。她欣然答道:“你也是听过许多遍的了,那为何还不知此曲之词已失传呢?据闻神谕军师当年填词时,词本仅有一份,却遗失在了战火中。后人整理他的曲目时才发现,还有这样一无词之曲,但他已不知去向了,此事便也成为一大憾事。”

“后人也多有为其填词之人,妄图让其成为一首能够咏唱的歌谣,但大多是狗尾续貂,难表其意。毕竟,没有人能知道,夏清潭究竟是为何而创这首曲调。仅有曲名却不知词意,也难以推测揣度,仅能感受到其间的朦胧的欢欣,与生离死别的悲戚之意。”面具女子接下了面纱女子的话,轻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