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复苏_分节阅读_第576节(1 / 2)

  一旁的苏凡诧异的看着他:“总部这次可是下了死命令。”

  李军也盯着他看。

  柳三却轻轻一笑,那蜡黄,干瘦的病态脸庞诡异而有难看:“因为我认为鬼画事件爆发后,鬼画中的鬼才会侵入现实,如此一来鬼就给了我们关押它的机会,否则在鬼画里面和鬼对抗,岂不是和之前一样,在鬼差的鬼域里和鬼对抗,一模一样么?”

  “上一个跟头栽的还不狠么?”

  “倒是有道理。”苏凡沉吟了起来,他觉得柳三的这个推断好像没什么问题。

  李军沉声道:“关于这点,王教授并没有提起过。”

  “是没有提起,还是故意隐瞒没有说?”

  柳三喝了一口咖啡:“以他的智商不可能想不到这点,多半是又想进行什么实验和尝试,亦或者,怕这次的伤亡太大,所以进入鬼画当中安全一点,就算是有人死了,也只是死在鬼画里,不会影响外面。”

  “至于最后能否出来……之前的那扇木门或许能够用得上。”

  “李军,那门把手还在你手中吧。”说着,他又看向了李军。

  李军沉默了起来。

  那东西的确还在自己手中,之前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遗忘了,在上次行动之后就一直留在身上没有交还回去。

  “果然。”

  柳三微微摇头道;“从那个时候王教授就已经计划好了现在的行动。”

  “这样很好,王教授没做错,如果有队友死于厉鬼复苏,让鬼留在鬼画里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李军非常坚决的说道,他觉得这个方案依然是对的,非常正确。

  “所以我们又要遭遇和上次一样的危险了……那扇门不是那么容易开的。”

  柳三叹了口气道;“计划固然没错,可所有的风险就落到了我们这些人身上了,看样子王教授对这次的鬼画事件评估很高。”

  “要不然不会做出这样的方案。”

  毕竟连他们的后事都考虑周全了,这代表王教授也认为这次的行动会有很大程度的伤亡。

  否则,一些普通人的安全王教授根本不会放在眼中。

  “你带着鬼相机,怕什么?什么鬼都能有关押的机会,我们的赢面很大。”李军说道。

  “你错了,这东西不是万能的,否则鬼差事件为什么不拿出来用,而要等到现在?而且我认为这玩意就算是拍摄到了鬼画中的鬼也只是让鬼画重启一次。”

  柳三神色凝重道:“王泉的报告大家都看了,那份情报来自杨间,可信度非常高。”

  “成功一次就够了,一次让鬼画重启,剩下的交给我们。”李军说道。

  “不要浪费时间了,行动吧。”

  说完,他扫看了其他人一眼,似乎在下命令。

  “好吧,你老大,你说了算。”柳三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的样子。

  他虽然是队长,但鬼画事件没有结束之前他这个队长也只是挂个名而已,只有回到了自己负责的区域,他才能实行队长职务,换句话说队长的权利还没解封。

  当然,这种情况只有这一次而已。

  这是总部和队长之间的一种相互妥协。

第六百四十七章 熊孩子的参与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过去,距离杨间诅咒爆发仅剩下十二个小时不到。

  而针对鬼画的行动却已经正式开始了。

  并没有很多人参与进去,因为还需要有人手去处理市内接二连三出现的鬼画,源头画只需要一队人就行了,这不是鬼差行动,不需要和鬼玩数量上的比较,只需要确定鬼画的位置然后关押就行了。

  负责带队的是李军还有柳三,成员中有刚成为驭鬼者不久的李阳,还有负责人之一的陈义。

  只有四个人,看上去有些少,但也是为了稳妥一点,如果遇到了不可想象的危险,也不至于损失惨重,总部还有重新组织人手的机会,所以第一次的行动也有一些探明情况的原因。

  “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上去再找个人。”李军等人来到了一处小区的大楼下。

  “是谁,很重要么?”柳三问道。

  陈义看了一眼,他是这座城市的负责人之一,知道绝大部分驭鬼者的住处,立刻道;“我记得这个小区住着的都是一些比较重要人物的家属,平日里是重点关注的地区,而这栋楼内应该是熊文文的家。”

  “原来是那个熊孩子。”

  柳三那蜡黄,病态的脸上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这熊孩子肯参与进来的话的确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不过苏凡不是更适合一点么?”

  “虽然预知能力没有那么强,可比这熊孩子稳定一点。”

  陈义道;“市区也得有人顾着,不能把所有人都拉进队伍里来,毕竟也得考虑我们行动失败后的安排。”

  “所以苏凡是备选,熊文文打头阵?”柳三说道:“这对一个孩子来说还真是有点残酷。”

  “这个世界就是残酷的,我们都没得选,该顶上的时候就得顶上去,谁都不例外,熊文文的预知能力太重要了,按照李阳之前说的,杨间之前一个人探索过疑是存在鬼画的危险区域,却接连碰到了两只鬼的袭击,差点折在了那里。”

  陈义脾气原本有些暴躁,但这次却冷静了不少。

  “我想,当时那种情况不是杨间的话换做其他人估计就已经死了,所以我们不能走他的老路,必须避开所有的危险确定那一副鬼画的位置,只要找到那副画的位置,行动也就算是成功了百分之七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