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子妃归——姬襄23(1 / 2)

“夫君,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宋夫人坐在颠簸的马车中,面色担忧。

这几日以来,他们二人一同逃离原本的乡下住处,夜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衍。一直坐着马车,宋夫人不禁开始变得有些隐隐不安。

撩开车帘往外看时,见到的便是一片荒漠无边。一望无际,映入眼帘的是黄沙漫天,孤烟直冲云霄。

难不成他们已经到了边关?

宋仲平帮宋夫人理了理衣袖,柔声开口:“夫人莫怕,我带你回家,回我的故乡。”

“故乡?”

宋夫人怔了怔,显然是觉得有些迷惑,宋仲平的故乡不就是大衍,又怎会来到如此荒凉无边之境?

见她迷惑神色,宋仲平轻笑,指尖伸过去轻捏她的脸颊,“夫人莫怕,我家祖上本就是辽国人,后来流离失所来到大衍,跟着大衍皇帝一路建功立业。又因家中所娶女子皆是大衍人,所以面容上几乎与大衍本地人毫无区别。”

宋夫人闻言,微微张了张唇,抿唇不语。

她似是想到孤身一人在大衍的宋逾白,又轻扯宋仲平的衣袖,“夫君,那咱们的孩儿……”

宋仲平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轻声低喃:“夫人不必担心,他现在在萧衍手下做事,太子殿下定能保他姓名,我们无需过多担忧。”

一听这话,宋夫人倒是松了口气。眼下的局势,离开大衍怕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若是在大衍内,皇帝定不会放过他们。

即使宋仲平告老还乡,皇帝还在络绎不绝地派杀手找他们,祈求把他们赶尽杀绝。

长安城内。

温知危的伤口已经痊愈的差不多,这几日几乎是躺在榻上面动弹不得,轻扯一下伤口就要裂开,还被洛砚南呵斥一顿。

站在医者的角度上,温知危的确是该骂。一次又一次的不听劝,已经让洛砚南隐忍到极致。

最终,他还是乖乖地躺在榻上面,任由某人给他端茶倒水,日日夜夜在他的身侧服饰。

可他终归觉得有些为难,堂堂的太子殿下,居然整日待在他的住处,成何体统?

最让他诧异的便是,萧衍把所有的奏折以及事务,都搬到偏殿中。被一个洛砚南整日约束就够了,没料到其他人尽是如此!

萧衍本想着派人追杀宋仲平,直接被温知危否定。他何曾不恨那个人,若不是他的心脏长于右处,早已命丧黄泉。

可那人是宋逾白的父亲,他不能下手,不想让宋逾白为难。更何况他此时已无大碍,心里的恨意似乎也变淡了。

“殿下,你为何不回你自己的寝殿,要待在偏殿?”温知危被允许在外走动时,见到不远处的萧衍,下定决定才肯开口询问。

他真是受够整日被人监视的日子,整天做哪做这都不得,搞得他如同那青瓷那般易碎。

闻言,萧衍从一堆奏折中抬眸,见到站立在那的温知危,扬唇浅笑。

“让你住我的寝宫你又不肯,那就只好搬过来。”他说得颇为无奈,面色倒是有几分坦然的意味。

惹得温知危心里暗暗翻了个白眼。

又瞥见一旁沉默不语,脸色沉重地帮着萧衍翻阅奏折的洛砚南,只好无奈叹气。

若是真搬去寝宫,让他在宫中有何颜面立足?更何况,他可是安乐侯府的小侯爷,怎能如此轻易地妥协,成为萧衍的那只笼中鸟?

金丝雀从来都不适合他。

“殿下,殿下!”

赵溪闻急匆匆地从外面走进来,瞥见坐在一边的温知危,欲言又止。不动声色地扫了他一眼后又看向萧衍,一时不知如何开口。随即又给洛砚南递个眼神,奈何人家里都没理他一下,埋头在那里看奏折。

萧衍放下手中的笔,抬眸瞥向他,“何事如此匆忙?”见他又去瞥了眼温知危,心中明了这件事情估计跟他有关。

“知了,你暂且去歇会。”

温知危问都未问出口,直接转身往自己屋中走去,剩下的三人好半晌都未开口。

反倒是萧衍,见他还在犹豫,笑道:“太子妃到半路了还是已经到了?”

赵溪闻诧异抬眸,随即无奈失笑,“殿下果真是料事如神,太子妃已经到了。此时正在东宫院中等你过去。”

“等孤?”萧衍往案几上靠些,曲起手肘放置在上,随即撑着侧脸,好笑:“太子妃一向喜欢同江知游玩,江知替孤去接她可好?”

弯着的眸中似带有璀璨的目光,微弯着含着笑意,唇边似有若无的笑让他显得柔和,他好像一直都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

听到“太子妃一向喜欢同江知游玩”这些字眼,洛砚南总算是从事务中抽离出来,他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太子这是要把赵溪闻置入不义之地?

赵溪闻叹了口气,低头无奈:“殿下莫要折煞江知,所爱之人殿下早知,何必如此多此一举呢?”

“罢了,带她过来吧,正好让她与知了互相熟悉。”他的话让赵溪闻如梦初醒,心中暗暗发笑。

那个小醋包怕是不得气死?

洛砚南在赵溪闻走后,继续苦干手中的事。额上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天气尚且热的原因,竟冒出一层汗。

案几前的人瞧见,曲起指尖轻敲着案板上,“子让,冷汗还是热汗?”

洛砚南一愣,袖子往额上一抹,见到那块已被浸湿的衣袖,笑而不语。

“冷汗。”他如实答道,“殿下已和太子妃成亲,刚刚的玩笑,怕是不好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