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生意人躯壳里的自然主义灵魂45(1 / 2)

  陈春榆拿起工作台上的泥塑,看了底座的落款,递给张昕:“这是我们和一些名家合作的小玩意。”

  这是只泥塑小猫,像个茶宠,泥塑的粗粝感充满了人情味。“很可爱。”张昕看着工作台上放着的小玩意儿们:泥塑、陶瓷、文具、美妆、纺织品还有高仿古物。

  “这种,你们会喜欢吗?”陈春榆又拿起一个腮红盘。

  张昕接过来,觉得和市面上的那些博物馆联名美妆很像。这几年文创类产品热门,多数叫好不叫座。义乌老板们对文创设计师是赞美的,说到销量都摇头,量级和普通快消品无法相比,只谈构想的产品没有前途。

  “很漂亮了,但我不会用,会摆着看。”张昕说了实话。

  “你会喜欢什么?”陈春榆问。

  张昕看中了一条漂亮的金鱼。她喜欢迷你的可爱糖人、泥塑、陶艺这种小而精美的东西,能从上面感受到小而隐秘的心思,还便于藏起来,不被家里人发现。

  陈春榆让员工拿一条同款金鱼过来。

  “这是我们联合淄博民间艺术家做的,放在水上可以漂浮,长销品,一直有人买。”

  张昕把金鱼放在手掌里掂了掂,很轻,是中空的,可以放在柜子上 、桌上,或者扁平的花器里。她想把它放在水上试试,但想到陈春榆可能时间不多,便问:“您刚说和文石也做联名?”

  陈春榆说是,让员工去拿过来。

  员工走到最靠里的柜子前,开了锁,抽出一屉卷起的丝巾、一屉折好的手帕,放到工作台上。棉、麻、蕾丝交织的印花丝巾,纯色手帕,使用十几种不饱和色,按照渐进摆放,丝巾像折叠的琼脂浮着细微的光膜,手帕用肉眼就能感觉柔软。

  “染料都是天然的,古法印染,我们卖得最好的产品。哪怕不归入文创,产品足够漂亮也行,我太太一看到就拿了好几条,还舍不得送人,喜欢得不得了,她身边的朋友没有不喜欢的。”他拿了一条鹅黄色的丝巾递给张昕,“围巾外面出过仿品,但质量差远了,文石自己工厂做的,但他们要求太高,也不肯降低质量,最后我和他们的石总决定一起赔钱赚吆喝,把口碑做出来再说。”

  张昕捏了捏丝巾,交织细密柔软,极有质感,和自己身上的衣服气韵一致,回归价值谈产品是更长远的生意模式。

  陈春榆继续说:“我这几年也做出点感觉来了,做书店有点像你们购物中心。顾客来买丝巾、买金鱼、喝咖啡都没关系,但走的时候如果有机会带走一本书,打开它,看完它,开书店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确实也我理想中购物中心的理念,有时重要的不是买什么,而是进入理想的环境和舒适的状态,需求被延展,消费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张昕说道。

  “就是这句话,自然而然。” 陈春榆说。

  这一刻,张昕似乎看到了他的生意人躯壳里的自然主义灵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