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乖囡16(1 / 2)

  张爸一喝酒就高兴了,跟着夸汤睿铭,但没夸出什么,就说他个头大,一看就知道吃得好。张昕尴尬得要命,汤睿铭也一脸尬笑。

  说到汤睿铭高,汤爸接着聊几句,说像他妈妈那边的亲戚,但性格晚熟,反过来夸张昕懂事,现在这样的孩子很少见。张妈跟着插进来说张昕从小独立能力强,又说小汤一看就体贴,还年轻有为。

  把对家的孩子都夸了一通,热菜上了,大家正式吃饭。

  东坡肉、龙井虾仁、手捏菜、西湖醋鱼……他们一道道吃下来,张爸张妈都夸味道好。汤妈看张妈夸刀工,夸厨师的火候,就问她是不是在家里经常烧菜。

  张妈很得意地说是,又机灵地说道:“我们张昕也很能烧的,遗传了我们家的天分,又快又好又讲究,什么菜都是一吃就晓得怎么烧。”

  这句话一出,汤睿铭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主食上来后,就是用餐的后半段。汤爸点的两面黄,炸得黄金酥脆。

  “不知道两位在哪高就?”张妈终于问了,故意文绉绉的。她本来打算让张爸问,桌子下估计也踢过几脚了,但张爸明显喝糊涂了没反应。

  “我和他妈妈都是银行做的,我们是同事。”汤爸说。他喝了不少,但还是很清醒。

  “那你们很厉害呀!”张妈继续试探,“我们那个时候银行很难进的,对人要求高,什么都要学,我看到我们一个朋友小孩现在家里还放着练功券。”

  张昕知道她做功课了。

  一听张妈那么说,汤爸笑了,说:“现在柜面用点钞机和计算器,但练功券、珠算还是基本功。我中学毕业后就在现在单位的职业学校读书,毕业之后进单位,年轻时候这些都练过。”他回答得周全。不知道是不是汤睿铭打过招呼,他把张妈没问的也答了,又像没一句多余。

  “那是很好了呀,银行退休以后也是很有保障的。”张妈问不出别的,就不响了。

  问完汤家两老,也要礼尚往来,但张爸张妈的履历就不太好了。

  张爸说:“我们两个都是九几年下岗的,之后就一直在家里,跟你们不好比的。”

  他说出来后,张昕忍不住看汤爸的脸色。

  汤爸很平静,似乎见多了这种事,他说:“你们这种情况挺多的。九十年代下岗潮,给很多家庭造成了困扰,你们也是很不容易的。”

  “是呀,张昕也是我们好不容易养大的呀!”张妈又插进来。

  那你把我的学费和生活费还给外婆啊!张昕在心里吐槽。

  汤爸的话说得让人舒服,张爸便又去敬他,边敬边想挣回点面子,“我们张家往上也出过教书先生的,张昕的烧菜遗传了她妈妈,读书遗传了我们张家,她从小读书随随便便考第一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