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贬谪——文人的潮流(1 / 2)

  听说皇帝听到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当场就把她封了淑妃。所以苏阖既查不到方淑妃分娩当日的情况,也查不到太医院的脉案,六扇门的人也束手无策,调查进度完全停滞。

  虽然苏阖事做的隐秘,但还是架不住无孔不入的御史台的官员。在一日散朝之后,皇帝特地把太子留了下来,半个时辰之后,李晰颇有些灰头土脸地走了出来,自此调查二皇子身世的计划暂时搁置不提。苏阖在国子监也隐隐收到了几分排挤,和明目张胆的监视,不过谁也不敢做的太过分,毕竟这位的靠山,可是超品的侯爵。

  苏阖对此也没什么反应,依旧每天上他的课,多下来的时间就回去陪妻子和泡泡,日子过得很是优哉游哉。

  一直到他吐血昏迷的那一天。

  --------------------

  最近期末火葬场,有点透支了……等我放暑假了一定会恢复更新频率的,握拳!

  第343章 贬谪——文人的潮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儿,最开始是武皇为了提拔自己的亲信,但是又怕一些老臣不服气,所以另外弄的官职,专门用来给那些资历浅出身低没有资格议政的官员议政的资格。虽说史书上对这种行为向来是贬大于褒,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官职真的是太适合苏阖了。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当苏阖只是个国子监博士的时候,他只能教书,但是当他成为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翻看六部呈上来的情报。而他最关心的,自然是玉虚宫那一块。那是阳关所在的地方。

  但是因为地势偏远,所以有关舒乐县的情报并不多。唯一一件事就是罗相要给之前拐卖案的凶手翻案,而方淑妃的的本家兄弟,新晋国舅爷方钦指证的凶手,却是四大门派之一玉虚宫的首徒林玉晚。

  林玉晚不知道苏阖,但是苏阖却听说过她的名字,作为阳关的师父的旧友的徒弟……总之这种七拐八绕的关系,他还是相信这孩子的人品的。而且阳关告诉过他,她是先废太子李君兰的女儿。

  这件事情虽然算不得绝密,但但凡牵扯到皇室,都不会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更何况虽然阳关用很有说服力的观点,对当年宫中三百口屠杀案不是林玉晚所为的提出了质疑,但是那件事情究竟真相如何依旧没有水落石出。就算要拿这件事情当最后的底牌,也最好不要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

  但那个时候的苏阖仍然觉得,以他对皇帝的了解,皇帝应该不会对自己亲侄女怎么样。

  然而前线的战报越多,苏阖心底的担忧就越深。林玉晚被陷害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有人要谋夺玉虚宫,而身在边陲之地的玉虚宫若是覆灭,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就是兵祸降临。

  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吧,皇帝也在这个时候跟苏阖想到一块儿去了,只不过他直接将目光放在了林玉晚身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