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李灼番外下315(1 / 2)

  现在他明白了,去他妈的时运不济,重光的治国理想,就是毁在这些泥古不化的大臣手里!

  比如说减田税,免徭役,他都没有办法理解徭役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东西究竟是谁想出来的,有本事压榨官员有钱人去啊,欺负贫民老百姓算怎么回事?况且欺负了好像也没有多少利润可以拿,在古代缺医少药的基础上,一个老百姓能被压榨个十年就算命长的好吧,可循环利用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都不懂吗?

  可他还没提徭役的事呢,那些官员就以死相逼,说是不能动了祖宗定下的法律,定会惹得先人大怒,降下大祸。

  他想说去你妈的屁,老子那会也没徭役这种东西,生活不要太滋润,也没什么天灾人祸啊。可是那些大臣不信啊,个个哭爹喊娘好像下一刻就要亡国了一样,让他不禁怀疑他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保的就是这一帮没断奶的玩意儿。

  后来他本着这江山是老子打下来的老子就要折腾你拿我怎么滴的心态,硬是颁布了法令,朝中大臣虽然不敢违抗了,但是越往下命令执行得越敷衍,到最底层的时候,那些里正不仅完全没有领会他不准压榨平民百姓的精神,反而搜刮的变本加厉,个个肥得流油,听到这件事的时候他险些气得昏过去。

  再比如让女孩儿读书……好吧是他天真了,在他那个年代还没有完全做到的事情就不要指望这群人做了吧。到最后,他还是被迫只能按照祖宗规矩,按照大多数统治阶级希望的那样,机械地处理一件又一件已经定好答案的政务。

  到后来他也回过神来了,生产力没有发展,谈什么改变政体呢,与其说他们不愿意改变徭役,更不如说现在这个政体需要徭役这种东西。等到蒸汽机满地跑的时候,那些人想维护祖宗规矩都维护不了了。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的再多,哪怕想的都是正确的,都无济于事甚至有可能会弄得众叛亲离。

  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但他还是试着去改变一些东西。贫民的孩子做不了官,但认字的机会可以给一个么,每个镇每个村派个先生,从每年的进士里挑,遵循自愿原则,只用呆三年,三年后就回京,京官外放随你挑;要是想长期驻守咱们还可以看业绩,手下教出一个进士的官位升一级,这下有动力了吧?

  没办法让所有女孩儿读书,贤妻良母培训班可以搞起来吧,总有没妈愁嫁的女孩子吧,女工做饭要学三字经也可以顺带着读一读嘛,等到三字经读完了,总归能认点字,长点见识吧;徭役免不了,行,派点大夫,起码别死那么早对吧,依旧自愿原则。什么,没那么多大夫?开个医科!考!考上了加官进爵光耀门楣!什么你说医者不入流?行我记住你了,以后你病了我保证让你找不到大夫!

返回